-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业绩预告对企业的影响研究研究综述
作为上市公司定期披露机制的补充,业绩预告为资本市场提供了重要的前瞻性信息。Beyer等(2010)指出,过去十年间,业绩预告占投资者使用的会计信息的比例高达55%。然而不同于西方国家采取的自愿披露政策,我国监管部门自1998年起陆续颁布和制定了一系列与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有关的指导意见和通知,要求部分公司按规定披露业绩预告信息,同时鼓励其他公司自愿披露。
半强制业绩预告制度的确立是监管方基于上市公司信息环境现状提出的重要举措。该政策制定的初衷旨在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与美国上市公司重视信息披露不同的是,特殊的制度背景使得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意识不强,管理者提供高质量财务信息的激励不足,因此公司信息透明度普遍较低。在监管部门提出强制要求前,鲜少有公司主动提供预测性盈余信息(薛爽,2001);加之我国的信息中介(如机构投资者或分析师等)起步较晚,在证券市场上发挥的作用有限。低透明的信息环境导致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公布前后,往往伴随着剧烈的股市震荡,影响资本市场的稳定;同时,其也弱化了公司治理机制,为大股东自利行为提供了契机。因此,为提前释放业绩风险、改善公司信息环境,证监会在《关于做好上市公司1998年年度报告有关问题通知》中首次要求,上市公司如果预期三年连续亏损或当年出现重大亏损,应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上海证券交易所(其后简称“上交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其后简称“深交所”)则于2000年出台了关于预亏公司业绩预告披露的具体实施细则,由此拉开了业绩预告制度的序幕。
继证监会要求亏损公司发布预亏公告后,两交所在该要求基础上补充规定了预亏公告的披露时间,并不断增扩强制业绩预告的适用对象。截止2004年12月,上交所在修订的《股票上市规则》中将“扭亏为盈”纳入强制披露范畴后,主板上市公司沿用至今的三项强制披露条件(亏损、扭亏为盈和业绩大幅变动超50%以上)均已确立。其后,两交所相继出台要求以明确主板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披露范式(如预测对象、披露频率或截止时间等),但其他实质内容没有太大变动。而与之相对的是,监管部门对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披露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中小板公司在2004年上市之初,主要参照主板公司适用的《股票上市规则》业绩预告部分的要求披露盈余预测。随后在2007年,深交所发布《关于做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2007年第三季度报告工作的通知》,要求全体中小板公司披露年度业绩预告。2008年,深交所通过颁发《备忘录》的形式明确了中小板公司业绩预告的披露截止时间,并对预测金额的变动范围做出限制;同时说明了修正公告的适用情形。与之相似,创业板上市公司在短暂适用半强制业绩预告规定后,于2012年开始无条件适用全面强制披露要求。2012年1月初,深交所在《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11年年度报告披露工作的通知》中强调,创业板上市公司无论是否出现《股票上市规则》中所述应进行预告的情形(即亏损、扭亏为盈和业绩大幅变动超50%以上)均应在2012年1月31日之前披露2011年年度业绩预告。2013年12月,证监会在举行的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强化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访谈活动中明确表示,创业板上市公司均需在定期报告或临时报告中披露业绩预告/stock/y072617623136.shtml.。
/stock/y072617623136.shtml.
虽然监管方针对部分上市公司提出了强制预告要求,并规范了预测对象、形式、精度和披露时间等业绩预告要素,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公司业绩预告违规行为却屡见不鲜。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披露期间,多家上市公司出现应预未预、逾期预告或严重的预告“变脸”等违规情形。如2019年1月28日盾安环境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归属于上司公司股东净利润由此前预期的盈利1亿元调整为预亏逾22亿元,业绩预期由正转负且上下相差20亿元以上;类似的ST冠福也将公司业绩由预盈4至5亿元修正为预亏23亿至28亿/zq/stock/201901/154012.html
/zq/stock/201901/154012.html.
针对业绩预告政策实施效果的疑问,国内学者从资本市场效率角度证实了业绩预告披露产生的正面影响,如提供了增量的盈余信息(Huang等,2018;薛爽,2001;洪剑鞘和皮建屏,2002;陈晓和秦跃红,2003;蒋义宏等,2003;杨德明和林斌,2006;罗玫和宋云玲,2012;罗玫和魏哲,2016)和改善分析师盈余预期(白晓宇,2009;王玉涛和王彦超,2012;李馨子和肖土盛,2015)等。然而少有研究探讨业绩预告对资本市场效率的改善是否会进一步影响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创业史》读后感2300字.docx
- 2025《起重机及其发展历史分析综述》2400字.docx
- 2025《微信小程序的手机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2500字.docx
- 2025《车险理赔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综述》2000字.docx
- 2025《业绩预告披露的经济后果分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900字.docx
- 2025《产城融合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综述》1400字.docx
- 2025《企业盈利能力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400字.docx
- 2025《企业人力资源数字化的概念综述》2200字.docx
- 2025《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分析综述》1800字.docx
- 2025《网络食品安全管理研究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综述》2700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