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诗两首》同步练习.docx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诗两首》同步练习.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诗两首》同步练习

第二十四课《诗两首》

(建议安排1课时)

[学法导引]

《诗两首》是献给母亲的歌。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借助丰富的想像,把小孩想像成一朵漂亮的圣树上的花朵。通过描绘小孩的天真、爽朗、欢乐,与母亲三次的嬉戏,表现小孩沐浴着母爱,又报答母亲的纯确实母子之爱。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纸船》,写的是一位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诗中采纳意味手法,以纸船展开情思,寄予对慈母的无限眷恋之情。

学习过程中,能够多课外阅读泰戈尔、冰心的作品,深化领会诗文的深化内涵,理解有关印度宗教信仰及摩罗的动人故事。《诗两首》都有特别强的抒情成分,语句疑练、优美,能够在反复品读中,体会诗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典题例析]

例题一:联络《金色花》全文,对“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的缘故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金色花特别好看,特别好玩。

B、为了跟妈妈捉迷藏。

C、为了实现本人小小的心愿,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D、金色花是开在圣树上的花,变成金色花能够为全家带来福气。

解析:此题检测的是学生对这首散文诗主题的把握。文中诗人把小孩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漂亮的圣树上的花朵,是在赞美小孩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欢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能够意味小孩报答母爱的心愿。A与B选项过于浅薄、外表化,选项D则没能特别好地联络本文的写作实际,与本文主题不吻合。

参考答案:C

例题二:《纸船》一诗用“纸船”做题有什么好处?

解析: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学会探究诗题的拟定与所有文章的拟定标题一样,表达作者构思立意的匠心。诗歌的抒情性是诗这种文学体裁最明显的特点,但诗歌抒情常常是借助于形象的。诗人在太平洋舟中,无法与母亲通音信,惟有梦想纸船能载着她的爱和悲伤归去。

参考答案:诗人以小孩般的纯洁和天真,从儿童的游戏世界中找到了一个能够集体对母亲无限恋念的中介物--纸船,并抽象的感情变得详细可感,且富有幼稚气,合适表达子女的心态。

例题三:《纸船》一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此句表达了怎么样的感情?

解析:此题意在检测学生透过诗作的外表文字理解诗的主旨的才能。本诗写“纸船”的文字占了大部分篇幅,但“纸船”只是一个情感的寄予物,本诗的主旨在于抒发游子对慈母的深切眷恋之情。因而,点睛之笔是:“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伤归去。”

此句中,“悲伤”和“泪”都表达了游子对远隔万水千山的妈妈的想念之情。这句诗直截了当抒发了女儿对母亲深情的爱,表达女儿思念母亲的痛苦和悲伤,在太平洋舟中呼唤母亲,但愿母亲想到女儿离家后的心情。

[课时训练]:

一、《金色花》作者是(国名)作家、诗人(姓名)。它是散文诗集中代表作。《纸船》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原名,选自。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等。

二、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

笑嘻嘻()匿笑()祷告()嗅()罗摩衍那()

妄弃()抛下()倘假设()沐浴()花瓣()

三、以下各句中按意思划分朗读节拍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我/暗暗地/在那儿/匿笑

B、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

C、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D、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四、阅读

(一)假设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

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小孩,你在那儿呀?”我暗暗地在那儿匿笑,却一声儿也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1、作者为什么把小孩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2、选文中“笑嘻嘻”、“摇摆”、“跳舞”表现了小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3、“暗暗地”、“悄悄地”表现了小孩什么心理?为什么?

4、反复朗读“小孩,你在哪里呀?”和后文“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小孩?”比拟二者的语气以及当中所包含的感情。

5、有同学认为,在妈妈急迫寻找“我”时,“我”却躲起来戏弄妈妈,这说明“我”是个坏小孩,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6、从全文来看,诗的主旨是要表现。

(二)纸船(参阅教材)

文中“我从来不妄弃了一张纸”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8、诗的第二小节中“有的……有的……”说明纸船几乎是不可能到母亲周围,为什么她仍旧“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9、反复吟咏诗歌的最后一句,为什么是“含着泪”的?“爱和悲伤”又指什么?

10、这首诗的主旨是。

(三)金色花

⑴偶然看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绚丽,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开场还记得浇水、松土,但到底特别难一直不渝。我这才认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

⑵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⑶不管阴晴雨雪,也不管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数十年中小学教育课件、试卷、练习、学案、教案等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