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诗鉴赏之咏物诗.pptVIP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柳*咏物诗鉴赏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预习反馈、小组合作、师生合作探究知识与技能把握咏物诗的概念内涵、形式标志、思想情感、常用表达技巧、解题思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鉴赏能力与高考接轨,领悟咏物抒怀诗的魅力,感受诗人的价值观。《咏怀八十首》中第四句如何理解?1《咏怀八十首》中“自言”、“昆仑西”如何理解?2《咏怀八十首》颔联与颈联的赏析?3《柳》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4《柳》中最后一句如何理解?5《柳》中“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理解,在诗中有和作用?6鉴赏咏物诗可以按照意象、画面、意境、手法、效果、情感的思路吗?7象征与托物言志的区别?8问题反馈01《柳》中“逐”字地赏析?02“如何肯到清秋日”如何理解?一、含义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歌。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似”。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概括为: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形神兼备,不即不离。0302010405二、特点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菊花的高尚气节作者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依依惜别图对故居的依恋难舍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北陂杏花①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①此诗系王安石晚年所作。此前诗人亲手创立的新法被一一废止。陂:池塘,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

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安石移情世外,其悲壮即寓闲淡之中”。这种悲壮之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答:在诗中诗人用“作雪”和“成尘”作喻,形成对比,再以“纵被”和“绝胜”强调了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感情。(或诗人托物言志,以水边的杏花自况,纵然被春风吹落水上,仍保持着纯洁,远胜于路边的杏花,在车水马龙中被碾碎,化为污浊的尘土。流露出悲壮的情感,表现出坚持自己的理想情操,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写了什么物有什么特点(表现手法)寄托的情感鉴赏思路01020304找出特点:抓住所咏物的形态、色泽、特征、生长环境,分析物的外在特点。联系背景:把物的特征和作者的生平、遭遇或者时代背景联系起来。物志契合: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比兴、象征、反衬、拟人、对比01小松02杜荀鹤03自小刺头深草里,04而今渐觉出蓬蒿。05时人不识凌云木,06直待凌云始道高。01本诗描写了小松哪些特点?02环境特点:生长于深草、蓬蒿中03自身特点:挺拔高耸,有凌云之志04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05自身特点:“刺头”即“埋头”寓旺盛的生命力。时人对松是怎样的看法?两个“凌云”各有何含义?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01时人忽略了小松。02未长成的小松必将凌驾去端。03高耸入云后才称赞。04长成后的松树高高05凌驾云端的姿态。06联系作者: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物象特征埋没于深草有凌云之志时人不识物象内在品质小松:不甘埋没、坚强不屈时人:目光短浅诗人经历,社会环境诗人自身微寒,才华山众,却报国无门,一生潦倒言志:以小松喻人,刻画“小松”形象,借以象征出身低微的士人不甘埋没,坚强不屈的精神,同时也批评“时人”的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同一志可以用不同的物来托同一物也可以托不同的志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时人不识”的小松再者,要注意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手法的不同,往往能反映出所咏之物与诗人自我形象融合的深浅程度。

游荷池上??杨万里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拟人手法的运用,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2015赏牡丹2019池上芙蕖净少情。2016刘禹锡2020唯有牡丹真国色,2017庭前芍药妖无格,2021花开时节动

文档评论(0)

136****077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