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1)《泊秦淮》《贾生》 课件 (共30张PPT).pptx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1)《泊秦淮》《贾生》 课件 (共30张PPT).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词诵读泊秦淮贾生

泊秦淮

新课导入中国的诗文浩如烟海,能流传千古,靠的不是诗人的地位和名气,而是诗人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战争连连,但统治者目光短浅,不知道危险已经近在眼前,依然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诗人面对此种景象,写下了《泊秦淮》一诗,抒发内心的愤慨。

素养目标1.能够充满感情地朗诵《泊秦淮》,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背诵全诗,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2.深入剖析诗中“商女”这一形象,理解其在诗中的意义,同时了解诗中未提及但与之相关的“贾生”形象,从而体会诗歌营造的独特意境。3.掌握借古讽今这一艺术手法在《泊秦淮》中的运用,挖掘诗人借古事所讽喻的当下现实,精准领悟诗歌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由于性情刚强、直陈利弊,得罪当权,所以不为重用,使他有怀才不遇的感觉,于是浪迹于江湖,饮酒赋诗以自遣,他作诗技巧甚高,文字鲜明华丽,却又充满对人生的感慨,后世认为杜牧的诗豪迈气慨,在晚唐中自成一格,为了别于杜甫,世称“小杜”。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

作者介绍代表作《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题乌江亭》等,脍炙人口。年轻时即好读兵书,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又著《罪言》《战论》《守论》《原十六卫》等文论当代兵事。会昌三年(843年),昭义军乱,上书李德裕论用兵之法,为德裕采纳。著有《樊川文集》。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樊川诗集注》《樊川文集》。

写作背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自南朝起便渐生奢靡之风,秦淮河两岸向来是达官贵人寻欢作乐之地,“秦淮”也成了奢靡生活的代名词。诗人夜泊于此,目睹灯红酒绿,听闻靡靡之音,联想到唐朝国势日下、当权者昏庸无道,不禁触景生情,于是挥笔写下《泊秦淮》。

文体常识这类诗以历史事件、人物及陈迹作为创作题材,诗人常借登高远眺之际,咏叹过往史实、缅怀古迹,进而抒发对朝代兴衰的感慨,寄托深沉哀思,实现借古讽今的意图。因其内容多围绕古人往事展开,且频繁运用典故,在表达上呈现出委婉含蓄的特点。怀古诗

知识链接秦淮:即秦淮河,长江下游支流,相传是秦时为疏通淮水开凿。古名龙藏浦,汉代起称淮水,唐以后改称秦淮,南京秦淮非常有名,两岸酒家林立,是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王士祯《秦淮杂诗二十首·其一》

诗歌鉴赏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①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溧(lì)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②泊:停泊。③商女:歌女。④后庭花:曲名,《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

诗歌鉴赏1.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出发,诗中的第一句在描绘什么内容呢?句中具体涉及了哪些景物?并且,这些景物呈现出怎样的状态?诗句勾勒出秦淮河一带的景象,细致刻画了烟、水、月、沙交织的画面,这四者相互笼罩,融为一体。迷离的月色与缥缈的轻烟,同时笼罩着寒冷的江水与岸边的白沙。这里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诗歌鉴赏2.从诗歌炼字的精妙之处着眼,诗中两个“笼”字以及“寒”字有着怎样独特的表达效果?它们又共同勾勒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巧妙融为一体。“寒”字既点明深秋或冬季时节,又给人一丝寒意。整句勾勒出朦胧冷寂、淡雅的水边夜色。

诗歌鉴赏3.第二句向我们传递了哪些关键信息?这些信息在诗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夜泊秦淮近酒家”,点明“夜泊”,交代了写诗的时间是夜晚,地点在秦淮。此句既展现出秦淮的繁华,又借“近酒家”引出下文“商女”。

诗歌鉴赏4.请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一诗句进行赏析。感慨、鄙视、忧伤、悲愤。作者的心情是感慨、鄙视、忧伤与悲愤。“商女不知亡国恨”表面针对商女,实则借题发挥,批判豪门贵族醉生梦死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鄙视。陈后主因醉生梦死亡国,而这些贵族不知借鉴,恐重蹈覆辙。

诗歌鉴赏5.从后两句来看,诗人对商女“不知”的表述,是否另有深意?其真实意图旨在传达什么?“不知”一词,既饱含着诗人对“商女”无知的愤懑,更以含蓄的方式,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那些沉湎享乐、漠视国事的达官显贵,也就是醉生梦死的统治阶层。而“犹唱”二字,匠心独运地将往昔历史与当下现实紧密相连,于字里行间,婉转地倾诉出诗人伤怀时事的沉痛之感。

探究主旨本诗于六代兴亡之地的感叹中寓含忧念现世之情怀。首句写景,“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融合成一幅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次句点题,并以“近酒

文档评论(0)

132****51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