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本文在景物描写中含着情感,阅读时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试做具体分析。由“隔篁竹”听到水声引起内心之“乐”,这是情感的第一个层次。于是“伐竹取道”而往,“下见小潭”。清冽的潭水、奇特的潭石、蓊郁的潭树,都是在这种内心愉悦之情下的对小石潭的关注与欣赏。接着写清潭中的游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因此感到鱼儿“似与游者相乐”,此时物与我融而为一,作者从自然界中得到充分的慰藉。这是情感的第二个层次。然而不久,这种怡乐的心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当作者向西南望去,见到了水流曲折幽邃,或明或暗,岸势如犬牙一般交错,于是有一种幽深不可测度的内心感受。而这一受,似乎隐约地与自己被贬谪以来一贯的心境有某种契合。于是眼前的景象不再是先前的“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勃勃生机了,而是显得“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把周围环境与个人的感受结合起来,含蓄地反映了个人久谪远荒的孤寂、凄凉、哀怨的心境,进而让自己感觉“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这是情感的第三个层次。10小石潭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新课导入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学习目标1.能通过查阅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疏通文意,积累实词虚词及重点句式,从而发展语言素养。(知词义)2.能通过反复诵读,理清游记的线索,简要概括文章内容并背诵全文,从而提升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诵美文)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现在山西永济西)人,世称柳河东。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列“唐宋八大家”。诗文风格清峭,与韦应物并称“韦柳”。代表作有《柳河东集》。背景链接公元805年,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历时十年,贫病交加,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满怀愤懑。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异态的潭水、小丘、山涧美不胜收,他便借山水排解内心的忧愁。著名的《永州八记》即为这一时期所作。《小石潭记》为其中之一记。1.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标注出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字音、停连、强弱等)诵美文篁竹()清冽()卷石底()坻()屿()嵁()俶尔()佁然()翕忽()悄怆()幽邃()奉壹()huánɡlièjuánchíyǔkānchùyǐxīchuànɡsuìyīqiǎo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2.探究:通过自由朗读,你初步感受到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优美的景色,清脆的天音,自在的鱼儿,让作者很快乐。但空寂的环境,也流露出失意之感。1.解释重点字词通文意为坻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斗折蛇行凄神寒骨坻:水中高地;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俶尔:忽然;翕忽:轻快迅疾的样子;斗:像北斗星那样;蛇:像蛇那样;凄:使……凄凉;寒:使……寒冷。2.翻译重点句子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翻译: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②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翻译: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停在那里)静止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③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翻译: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作为一篇游记,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请用四字短语概括每段内容。1.发现小潭2.潭中景物3.小潭溪流4.潭中气氛5.交代同游以游踪为线索理线索、知内容不可久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下13 卖油翁 课件(共34张PPT).pptx
-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1)《泊秦淮》《贾生》 课件 (共30张PPT).pptx
- 七下23 “蛟龙”探海 课件(共29张PPT).pptx
- 八下11《核舟记》课件(共53张PPT).ppt
- 七下16 有为有不为 课件(共21张PPT).pptx
- 七下15 青春之光 课件 (共23张PPT).pptx
- 2025年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2025年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
-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联读 教案.docx
- 七下13 卖油翁 课件 (1).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