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年山西省中考信息冲刺卷·第一次适应与模拟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典之美(27分)
(一)
1.学校诗社举办“寻美·悟理”活动。下面是小雯同学制作的诗文名句练习卡,请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四季之美
(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西湖早春,生机勃勃。(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北国冬日,白雪皑皑。(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______,______,______,水落而石出者”,琅琊四季,令人流连。(欧阳修《醉翁亭记》)
哲理之趣
(4)“______,______”,时光流逝,令人慨叹。(晏殊《浣溪沙》)
(5)“海内存知己,______”,离别时刻,劝慰挚友。(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______,______”,坎坷人生,自信呐喊。(李白《行路难》)
2.请赏读下页的书法作品,选用其中合适的四字词语,填入点评的空缺处。
诗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点评:这句诗刻画了守边将士的矛盾心理,______之感跃然纸上。
(二)
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文,传递着古人对生活的体验,蕴含着他们对人生的思考。请阅读以下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3.许多后来颇有建树的文人,都曾经历过生活困顿的阶段。冷风中,宋濂奔波求学,到了学舍需要仆役“持汤沃灌”,用______浇洗,很长时间才能暖和过来;陋巷里,颜回箪食瓢饮,其他人“不堪其忧”,不______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根据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填空)
4.选文用凝练而生动的语言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同窗服饰华丽,光彩照人,宋濂却能“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意思是________;虽然每天吃粗粮,喝冷水,孔子却说“乐亦在其中矣”,意思是______,可见先贤们精神世界的充实。
5.以上选文中的许多语句,不仅从人生态度上给我们以教诲,还从学习方法上给我们以启迪。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具体内容,说说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学习方法。
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①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②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郑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以为然,卒使就渠。渠就,用注填阏③之水,溉泽卤④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节选自《史记·河渠书》)
【注释】①说(shuì):劝说。②邸:同“抵”。③填阏(è):淤泥。④卤:盐碱地。
6.郑国渠的修建成功使秦国富强起来。阅读选文可知,这件事对于韩国而言,评价最恰当的成语是()
A.雪中送炭 B.弄巧成拙 C.画蛇添足 D.买椟还珠
7.在即将被杀的危急关头,郑国说的一句话救了自己的性命。请把这句话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下23 “蛟龙”探海 课件(共29张PPT).pptx
- 八下10《小石潭记》课件(共40张PPT).ppt
- 八下11《核舟记》课件(共53张PPT).ppt
- 七下16 有为有不为 课件(共21张PPT).pptx
- 七下15 青春之光 课件 (共23张PPT).pptx
- 2025年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联读 教案.docx
- 七下13 卖油翁 课件 (1).pptx
- 七下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 《骆驼祥子》圈点、批注、做笔记 课件.pptx
- 2025年山东省滕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一)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