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知识点考点总结与练习题
命题点
1.小说情节
①梳理概括情节。②情节的作用(开头、结尾和中间)。
③情节的安排巧(巧合、出人意料、悬念、铺垫、照应等)。④行文线索。
2.小说环境
①环境的特点。②环境描写的手法。③环境描写的作用。
3.小说形象
①概括主要人物形象。②分析主要人物性格。③分析次要人物作用。
④揣摩人物的心理。⑤分析物象的特点及作用。⑥形象描写的手法。
4.小说表达巧
①小说的人称。②小说的叙述方式(顺序、倒叙、插叙、补叙等)。
③小说的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④小说的表现手法(细节、衬托等)。
5.小说语言
①词句的含义。②词句的特点与作用。③语言的风格。
6.小说探究题
探究人物:①确立小说的主人公;②探究人物的塑造意图;③探究人物的思想。
探究情节:①探究结尾的合理性;②探究情节的必要性。
探究主题:①探究丰富(深刻)意蕴;②探究文本主旨;③探究文本启示。
探究标题:①探究标题意蕴;②探究标题作用;③标题比较探究。
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一、小说阅读的叙述艺术
(一)叙述视角及叙述人称
1.叙述视角的分类及表达效果
(1)全知视角(零视角)
特点叙述者〉人物,一般采用第三人称。
阐释叙述者凌驾于故事之上,对所发生的故事、各个人物都了如指掌,有时候还走到前
台对人物进行评论,进行道德评价和情感判断。全知视角一般采用第三人称叙
述,传统小说多采用这种视角。
表达效果①视野开阔,自由灵活,叙述者不受时空限制,表达纵横掉阖,运用自如,便于全方
位展现人物和事件。
②便于叙述者自由地描写人物对话、深入人物内心世界。
(2)限知视角(内视角)
第1页共85页
特点叙述者二人物,多采用第一人称,也可以采用第三人称。
阐释叙述者借助小说中某一个人物,从他的视觉、听觉等感觉出发去讲述故事,叙述者
所知与作品中人物所知一样多。叙述者直接进入故事,或采用主人公视角讲述亲历
之事,或采用见证者视角转述所见所闻。
表达效果①叙述者作为亲历者或见证人来讲述故事,使故事更加真实客观,也使叙述具有
亲切感,缩短了读者与故事人物之间的距离,读者往往会有一种代入感。
②由于所知有限,也会留下更多的悬念和空白,留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去推理、
判断和评价,使读者的能动性发挥到最大程度。
③叙述者可以对所叙人物和事件做出情感判断和道德评价,不仅为作者间接介入
表达提供了方便,也为作品带来了一定的抒情色彩。
(3)纯客观视角(外视角)
特点叙述者〈人物,多用第三人称。
阐释叙述者所知少于作品中的人物所知。叙述者只能客观记录人物展现在外的行为和
语言,不能作任何解释、说明和评价,不能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表达效果①小说情节变得神秘莫测,极富戏剧性和客观演示性,有悬念又耐人寻味。
②大量的留白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读者的文本参与意识和审美再创造力。
(4)特殊视角
叙述视角除有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冀教版数学一年级数学下册3.5.2《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案) .pdf
- 专题11 电路 电流 电压和电阻-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pdf
- 2025春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附目录) .docx
-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不足与对策研究—以淮安今世缘酒公司为例10000字》 .pdf
- 2025春冀人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反思、教学计划(附教材目录P101) .pdf
- 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知识点考点提纲 .pdf
- 淄博临淄区卫生健康系统事业单位招聘卫生类专业技术人员笔试真题2024 .pdf
- 2024年3月浙江生物竞赛(初赛)含答案或解析 .pdf
- 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高三化学考前仿真冲刺卷(四) .pdf
- 重难点03 安全用电-2025年中考物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北京专用)(解析版)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