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基坑回填砂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点]
3.基坑情况:本基坑开挖深度为[X]米,平面尺寸为[长×宽]。在基础施工完成并验收合格后,需进行基坑回填砂作业。
二、编制依据
1.设计图纸及变更文件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4.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及相关技术资料
三、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选用中砂,其质量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砂的颗粒级配良好,质地坚硬,含泥量不超过[X]%,泥块含量不超过[X]%。
对进场砂进行抽样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回填。
2.机械设备准备
装载机:[X]台,用于砂料的装卸和运输。
自卸汽车:[X]辆,负责砂料的运输。
平板振动器:[X]台,用于振捣砂层。
水准仪:[X]台,用于控制回填砂的标高。
全站仪:[X]台,用于测量基坑尺寸和定位。
铁锹、耙子等工具若干。
3.人员准备
成立专业施工队伍,配备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
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流程和质量标准,经安全技术交底后上岗作业。
4.现场准备
清理基坑内的杂物、积水和浮土等,确保基坑底部平整干净。
在基坑周边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根据设计要求,在基坑底部及四周做好排水措施,避免回填过程中积水。
四、施工工艺
1.砂料运输与卸料
自卸汽车将砂料运至基坑边,按照指定位置卸料。卸料时应均匀分布,避免局部砂料堆积过高。
2.分层回填
采用分层回填的方式,每层回填厚度控制在[X]厘米左右。回填过程中,用装载机将砂料初步摊平。
3.振捣密实
使用平板振动器对每层回填砂进行振捣。振捣时应依次振捣,确保砂层密实。振捣时间以砂层表面出现浮浆、不再下沉为宜。
4.标高控制
在回填过程中,用水准仪随时测量砂层标高,确保回填砂顶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当接近设计标高时,应注意控制回填厚度,避免超填。
5.质量检测
每层回填完成后,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质量检测。检测项目包括砂的干密度等。采用环刀法或灌砂法进行取样检测,取样数量和位置应符合规定。若检测结果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进行补振或返工处理。
6.回填至设计标高
按照上述施工工艺依次进行回填,直至达到设计回填标高。
五、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回填砂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检查砂的质量证明文件及抽样检验报告。
回填砂的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通过环刀法或灌砂法检测压实系数,其结果应满足设计规定的数值。
2.一般项目
回填砂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检查施工记录。
回填砂的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20mm。用靠尺和水准仪检查。
六、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成立质量管理小组,明确各级人员的质量职责。
项目经理为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质量计划和技术交底;质量员负责现场质量检查和监督。
2.材料质量控制
严格控制砂料的进场质量,检查砂的质量证明文件,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对不合格的砂料坚决不予进场,确保用于回填的砂料质量符合要求。
3.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进行操作。
每完成一层回填,必须进行质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回填。
对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4.成品保护
在回填过程中,注意保护基础及其他已完成的地下设施,避免对其造成损坏。
回填完成后,对基坑周边的建筑物、道路等进行检查,如有损坏及时修复。
七、安全保证措施
1.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项目经理为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安全负责人负责日常安全检查和监督;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安全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2.安全教育培训
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现场安全措施
在基坑周边设置防护栏杆,并挂设安全警示标志。
施工机械和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性能良好。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夜间施工时,应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确保施工安全。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应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措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地震灾害中的英雄少年教学设计.docx
- 地震演练教案.docx
- 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实施方案.docx
- 地震应急预案.docx
- 地震灾害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docx
- 地面C15细石混凝土地垫施工方案.docx
- 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预案.docx
- 地面修补方案.docx
- 地震自救教学设计.docx
- 地震现场处置方案.docx
- 2024全球视光市场白皮书-沙利文.docx
- 2024年房地产形势展望.docx
- 宁波港: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报告.docx
- 中国国航: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可持续发展暨ESG报告.docx
- 2025年预制菜市场趋势洞察报告-库润数据.docx
- Gartner-使用场景计划准备对一个不确定的能源的未来(英译中).docx
- 新华医疗2023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docx
- 胜利油田分公司物资供应处物资检验所搬迁项目风险专题.docx
- 美题隆高性能材料低空飞行高强轻量化解决方案.docx
- 借助NI测试⽅案加速ADAS_⾃动驾驶开发迭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