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2
商品房买卖中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正当性分析综述
目录
TOC\o1-2\h\u2950商品房买卖中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正当性分析综述 1
11379(一)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制度功能 1
194691.补偿功能 1
47522.制裁与惩罚功能 2
25063.预防功能 2
21441(二)商品房买卖欺诈适用惩罚性赔偿的必要性 2
30488(三)商品房买卖欺诈中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可行性 4
(一)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制度功能
作为一个被应用的越来越广泛的赔偿制度,现代意义上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雏形产生于英国。不同于大陆法律体系对赔偿制度的看法,英美法系大多实行“双轨制”的赔偿机制,即受害人不仅可以请求被告人承担具有填补性质的补充赔偿责任,还可以请求追究被告人的惩罚性赔偿责任。一般而言,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功能表现在补偿、惩罚和预防三个方面。
1.补偿功能
正如前文中所述,惩罚性赔偿制度是在补偿性赔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是一个与补偿性赔偿制度相对的概念,其并不否认补偿性赔偿制度的正当性,而是在一般损害赔偿制度之外设立和发展的另一种赔偿制度。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3(05):1-15.补偿性赔偿制度包括恢复原状和填补损失,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市场交易中存在的情节严重的不法行为愈演愈烈,在这些主观恶性极大的案件中,受害人往往遭受了难以计算的巨大伤害。例如在许多侵权案件中,受害人可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精神损害或者人身伤害,但是显然,精神损害的程度是难以证明的,人身伤害的损失是难以界定的。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3(05):1-15.此时,仅靠传统上的补偿性赔偿,受害人所受的损失完全不足以被填平,这显然与民法所遵循的公平正义原则是相违背的。因此在这些情况下,惩罚性赔偿制度在填平原则之外的额外赔偿十分必要。
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3(05):1-15.
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3(05):1-15.
因此,从本质上来说,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设立正是对补偿性损害赔偿制度不完全适用的补充。由于在某些案件中,受害者所遭受的损失是难以衡量的,补偿性赔偿制度的适用并不足以弥补当事人受到的伤害,看似“不公平”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实则是实质正义的体现,能够更好地缓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一方面,惩罚性损害赔偿基于补偿性损害赔偿而存在,只有在满足补偿性赔偿构成要件的前提下,惩罚性损害赔偿的要求才能被支持。另一方面,补偿损害赔偿数额是惩罚性赔偿数额确定是所依据的因素之一,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李友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中国模式研究[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5,21(06):109-126.
李友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中国模式研究[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5,21(06):109-126.
2.制裁与惩罚功能
在传统大陆法系中,制裁这一功能被认为是只能存在于刑法当中,民法当中的赔偿制度功能仅限于恢复原状和填补损失。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现象。惩罚性损害赔偿主要适用于违反普世道德而应受谴责的不法行为,主观恶性是其处罚的首要基础。在补偿性惩罚的填补规则里,行为人弥补他的恶意行为所造成的伤害很容易被其看作是一种“交易”,只要能够弥补受害人,他就可以任意作为。此时不法行为人,特别是有钱人将享有过多危害他人的权利。同注2。
同注2。
惩罚性损害赔偿与补偿性损害赔偿不同,其旨在通过施加沉重的经济负担来制裁不同的故意或者恶意违法行为,使不法行为人承担比受害者实际损失更多的赔偿责任,在美国判例中,将被告人惩罚至破产的情况甚至也时有发生。这种具有惩罚功能的特性,才能使那些恶意行为人记忆深刻,从而将其制裁。对于故意侵权的不法行为人来说,根据传统的补偿性赔偿制度所追求的填平原则,开发商因故意损害买受人利益的行为而获得的不法利益是远大于其行为成本的。在此种情况下,行为人铤而走险侵害买受人利益的行为也就不足为奇。而惩罚性赔偿制度则要求行为人另外赔偿一笔金额,在剥夺行为人不法获利的同时,也达到了震慑的作用。
3.预防功能
惩罚性赔偿的预防功能,也即遏制功能,通常是指通过震慑来预防不法行为发生的作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一方面,严厉的制裁通常伴随着对普通人的警示,告诫人们此种行为“不可为”,否则将付出代价。不法行为成本的提高,意味着即使产生了不法的想法,但出于对自身利益的保护,人们也会遵守规则。另一方面,受害人将勇于站出来提起诉讼,赔偿金额的提高使得受害人们将不再拘泥于计较诉讼成本,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不法行为的发生。
(二)商品房买卖欺诈适用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水泥厂窑尾设计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400字.docx
- 2025《水泥厂窑尾设计的课题背景和意义综述》1700字.docx
- 2025《业绩预告披露的影响因素及特征分析国内外文献综述》2600字.docx
- 2025《自甘冒险的构成与形态综述》2900字.docx
- 2025《基于粉丝信任的品牌关联营销策略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900字.docx
- 2025《新能源汽车企业竞争力问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综述》1400字.docx
- 2025《著作权法》背景下中国数字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发展道路分析综述2000字.docx
- 2025《业绩预告披露的特征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4100字.docx
- 2025《慢综艺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400字.docx
- 2025《我国车险理赔相关问题的对策分析综述》7300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