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八下24唐诗三首-《石壕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在多层次的朗读中梳理情节,深入理解课文。
思维发展与提升:体味语言背后潜藏的战乱之苦、家国之痛。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诗歌中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圣人情怀。
文化传承与理解:在寻读战乱之苦、体味重点词句的基础上有情有味地读诗歌,理解一个苦命的家庭,一个苦难的时代,一个苦闷的灵魂。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词句含义,明晰诗歌叙述的事件和场景。
2.反复诵读,理解诗人面对安史之乱社会现状的复杂心情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课前准备
1.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歌文意。
2.查阅资料,了解安史之乱时的社会现状。
教学过程
一、诵读《马嵬》,导入新课
学生齐声诵读《马嵬》(PPT),说说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什么?
马嵬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预设:石壕村里的夫妻离别,要比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还让人伤心。
石壕村里夫妻离别的故事,被杜甫真实地记录在《石壕吏》中。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杜甫的诗歌名篇《石壕吏》。
二、反复诵读,初步感知
1.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听读并给予纠正。
字音:老翁逾(yú)墙走三男邺城戍(shù)如闻泣幽咽(yè)老妪(yù)力虽衰
停顿: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死者/长已矣
2.全班齐读,读准字音,读清停顿。
3.自读诗歌,请说一说“石壕村里夫妻别”的原因。
明确:差吏乘夜到石壕村抓人征兵,老翁得知消息立刻越墙逃走,老妇开门后和差吏周旋了很久,最后被抓走。
三、填补空白,体验情感
1.诗人叙述差吏半夜抓走老妇人的过程仅用了120字,并且把笔墨重点都放在老妇人的回答上,省略了差吏的问话。差吏会说些什么呢?请结合老妇的回答,完成补白。
(1)先将老妇人的话分层。
老妇人的话可分三层意思:“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为第一层;“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为第二层;“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为第三层。
(2)小组合作补全差吏和老妇的对话。注意:老妇人说的话要忠实于原文,差役说的话要符合语境。
示例:
差吏:“男人都哪儿去了?!”
老妇人:“我三个儿子都到邺城去保家卫国了。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刚刚战死。捎信回来的这个儿子还苟且活着,而另外两个永远不能醒来了。”
差吏:“你家还有男的吗?!”
老妇人:“没什么人了,只有一个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个吃奶的孙子,所以她的母亲没有离去,她进进出出连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
差吏:“现在战事吃紧,你家必须出一个人!”
老妇人:“那好吧。老妇我虽然年老力弱,就让我跟你连夜去吧,马上投向河阳的战场,也许还来得及为士兵准备早饭呢。”
2.诗中还写了老翁和儿媳,两人的行为对表现主题具有一定作用,不可忽视。找出描述老翁和儿媳的诗句,进行补充。
示例(1):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老翁听到门外有响动,知道是差吏又来抓人了,立刻翻墙逃走,老妇这时才慢慢把门打开,与差吏开始周旋。
示例(2):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夜已经很深了,老妇被差吏抓走后,老翁返回家来,隐约听到儿媳(老翁)低声哭泣的声音。
示例(3):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诗人早上走的时候,再没有看见老妇,只与黯然神伤的老翁作别。
3.分角色表演,体验人物情感。根据补白内容,分角色再现差吏半夜抓人征兵的场景,并说明你表演的依据。
点拨:人物的情感隐藏于字里行间,抓住诗中的动词,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等将人物的情态准确表达出来。
(学生结合对词语的解读分角色表演)
明确:从“一何”可以推断差吏的问话中带着厉声呵斥,由“新”“长已矣”“更”“未去”“无完裙”等词语,可以见出老妇人说话时的辛酸与悲伤之情。
“更”,即“还”的意思,“你家还有什么男人?!”差吏问话时表现蛮横。
面对差吏来征兵,老翁只好翻墙而逃。“逾”“走”这两个动作对年岁已高的老翁而言都是危险的;在此情景下,老妇当时的心情可以想见。两位老人,一“逾”一“看”,表现出老翁的惊慌,老妇的无奈。
“如”的意思是“好像”,好像听得到,又好像听不到,形容声音很小。“泣”,是无声地哭,“泣幽咽”即“低微、断续地哭”。满心伤悲,却不敢放声大哭,只能低声哽咽。这正是老妇人走后儿媳和老翁的真实写照。
小结:明代文学家陆时雍在《唐诗镜》中这样评价《石壕吏》(PPT显示):
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吏呼”二语,便当数十言。
陆时雍的评价可谓切中肯綮。这首诗语言简洁,但内容无比丰富。这正是诗歌的含蓄和凝练之美,也是留白的艺术!而补白是诗歌阅读的常用策略,它能帮助我们深入文本,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诗人以凝练的语言叙述了石壕村里一家人中“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的情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2025学年度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育英学校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3月).docx
- 八上11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设计.docx
- 七下9《木兰诗》教学设计.docx
- 2025年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八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卷.docx
- 七下14 驿路梨花 课件 (2).pptx
- 七下14 驿路梨花 课件.pptx
- 14 驿路梨花 课件.pptx
- 2025年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新疆昌吉州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诊断性测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pdf
- 2025年3月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三校联考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