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三)古代商业的发展
(时间:25分钟分值: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是()
A.政局稳定,工商食官
B.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C.城市的兴起
D.出现许多商品市场
解析:本题要抓住限定时间: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的社会地位被提高,故选B。
答案:B
2.《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西)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由此可见西汉初期()
A.禁止商品流通
B.在政治上采取了歧视商人的政策
C.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D.我国对外贸易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解析:从“(西)汉兴,海内为一”说明国家的统一,又从材料后面的两句言语说明商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
答案:C
3.宋代高承《事物纪原》称:“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这一记载表明()
A.经济区域化趋势凸显
B.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C.城市经济重心发生转移
D.部分草市发展为城镇
解析:题干材料中“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的意思是人们因为商业活动而聚居在某地,如果人口规模达不到县的标准,则该地可以设为城镇。这说明一些城镇是由农村的草市发展而来的,故选D。
答案:D
4.(2016·天津文综·2)右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
①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
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
③是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
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题中给出的北宋纸币铜版拓片是印刷纸币的模板,它的存在能反映出北宋发行了纸币,故①正确;从铜版拓片的内容,可知当时印刷技术水平,故②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纸币拓片,不是纸币实物材料,故③错误;从纸币出现和拓片上文字,可知宋代商品经济繁荣,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5.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展现了闻名海内外的商业资本家乔致庸的传奇一生,这一时期以晋商为代表的商帮形成的历史条件主要有()
①政府放弃了歧视商人的政策②商业市镇兴起,城镇经济繁荣③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加强④私营手工业的产品也开始大量进入市场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商帮产生于明清时期,此时的中国仍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故排除第①项;第④项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产生,故与题目中的时间“明清时期”不符。本题应选B项。
答案:B
6.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A.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
B.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
C.定时一聚的庙会夜市
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解析:A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是指“草市”,形成于南北朝时期;C项夜市最早出现在唐代后期扬州等地,北宋开始较为普遍;D项清代时出现繁华的商业市镇,如汉口、佛山等。汉代“九市”是指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故选B项。
答案:B
7.下图是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布局图。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
①对市的管理逐渐加强②体现了以皇权为中心的思想③都城的经济成分在增加④坊与市的界限日益明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宋朝时,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故①④项不正确;三幅图中,宫城都位于城市中心,体现了皇权独尊、以皇权为中心的思想,故②项正确;与汉唐相比,北宋都城中出现了夜市、晓市,故③项正确。
答案:B
8.下列符合我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史实的是()
①汉代丝绸之路开通②唐朝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③南宋时,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库重要财源④元代广州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由教材知识可知,元代泉州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答案:A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材料二宋代的“市”
“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夜深方归也。”
——《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
——范文澜《中国通史》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地理一轮学案读图2光照图的判读.docx
- Unit3SectionB1a-1e课件-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pptx
- 破局奋进高三上学期开启新高考征程主题班会课件.pptx
- 因式分解课件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pptx
- Unit8Colours第3课时(课件)-译林版(级下册.pptx
- 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第2课时课件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pptx
- 简谐运动课件-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选择性.pptx
- Unit6Onthefarm第1课时(课件)-译林版(级下册.pptx
- 《项目二学用洗衣机》教学设计-劳动五年级下册皖教版.docx
-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期中必刷信息卷(二)【参考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