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地下室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点]
3.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名称]
4.设计单位:[设计单位名称]
5.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名称]
6.地下室基坑概况
基坑尺寸:长[X]米,宽[X]米,面积约[X]平方米。
基坑深度:平均深度[X]米,局部加深至[X]米。
地质条件:主要为[土层名称],地下水位较高,水位深度约[X]米。
二、施工总体部署
1.施工目标
质量目标:确保基坑支护工程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一次性验收合格。
安全目标: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确保施工安全。
进度目标:在[具体工期]内完成基坑支护工程施工。
文明施工目标:创建文明施工工地。
2.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土方开挖→土钉墙支护施工→锚索施工→桩锚支护施工→冠梁及腰梁施工→土方回填。
3.施工组织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施工领导小组,负责施工组织、协调和管理。
下设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等岗位,明确职责分工。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组织相关人员熟悉施工图纸,进行图纸会审。
编制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做好测量放线的技术准备工作,设置控制桩和水准点。
2.场地准备
清除基坑周边障碍物,平整施工场地。
修筑施工道路,确保施工车辆通行顺畅。
3.材料准备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提前采购土钉、锚索、钢筋、水泥、砂石等材料,并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材料进场后,按规定进行检验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机械设备准备
配备挖掘机、装载机、空压机、电焊机、注浆泵等机械设备,并进行调试和维护,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准备好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水准仪等,保证测量精度。
四、主要施工方法
1.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控制点,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进行精确测量放线,确定基坑的开挖边界和支护结构的位置。
设立明显的控制桩和水准点,并做好保护。
2.土方开挖
采用分层分段开挖的方式,每层开挖深度控制在[X]米以内。
机械开挖时,预留[X]厘米厚的土层由人工进行清理,避免超挖和扰动基底土。
及时将挖出的土方运离基坑周边,保持基坑周边场地整洁。
3.土钉墙支护施工
土钉成孔:采用洛阳铲或机械成孔,孔径为[X]毫米,孔深为[X]米。
土钉制作:土钉采用[钢筋规格]钢筋,按设计要求制作,每隔[X]米设置一道对中支架。
土钉安装:将土钉缓慢放入孔内,确保土钉居中,然后在孔口处设置定位筋。
注浆:采用水泥砂浆注浆,注浆压力控制在[X]MPa,注浆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挂网喷射混凝土:在土钉端部设置加强筋,然后挂设[钢筋网规格]钢筋网,网片之间采用点焊连接。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X],喷射厚度为[X]厘米,喷射顺序自下而上进行。
4.锚索施工
锚索成孔:采用潜孔钻机成孔,孔径为[X]毫米,孔深为[X]米。
锚索制作:锚索由[钢绞线规格]钢绞线、导向帽、承压板、注浆管等组成,按设计要求进行组装。
锚索安装:将锚索缓慢放入孔内,然后进行锚固段注浆,注浆压力控制在[X]MPa,注浆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张拉锁定:待锚固段注浆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X]%后,进行张拉锁定,张拉锁定值为设计拉力的[X]%。
5.桩锚支护施工
灌注桩施工: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径为[X]毫米,桩长为[X]米。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钢筋笼根据设计要求制作,采用吊车进行安装,确保钢筋笼位置准确。
混凝土浇筑:采用商品混凝土,通过导管进行水下浇筑,浇筑过程中应控制好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浇筑速度。
锚索施工同上述锚索施工方法。
6.冠梁及腰梁施工
模板安装:采用木模板或钢模板,模板应安装牢固,尺寸准确。
钢筋绑扎:按设计要求绑扎冠梁及腰梁的钢筋,钢筋的规格、数量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浇筑: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振捣密实,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外观质量。
五、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质量管理目标和质量保证措施。
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2.原材料质量控制
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采购渠道,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确保每道工序质量合格。
加强质量检验和验收工作,对每道工序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对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应制定专门的施工方案和质量控制措施,并进行重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