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2024)第二单元阅读《2 吃水不忘挖井人》必背知识点归纳.docx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2024)第二单元阅读《2 吃水不忘挖井人》必背知识点归纳.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2024)第二单元阅读《2吃水不忘挖井人》必背知识点归纳

一、课文原文

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

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二、生字词

1.会认字

忘:wàng,上下结构,部首是“心”,共7画。组词:忘记、难忘、遗忘。“忘”字上面的“亡”表示读音,同时也有失去的含义,下面的“心”表示与心理活动有关,把事情从心里失去了,就是忘记。

村:cūn,左右结构,部首是“木”,共7画。组词:村子、农村、乡村。“村”字由“木”和“寸组成,“木”代表树木,以前的村庄多有树木环绕,“寸”表示读音。

井:jǐng,独体字,部首是“二”,共4画。组词:水井、井口、井沿。“井”字就像一口井的形状,四周的笔画代表井壁,中间的一横代表井口的横木。

叫:jiào,左右结构,部首是“口”,共5画。组词:大叫、叫声、叫好。因为与嘴巴发出声音的动作有关,所以是“口”字旁。

毛:máo,独体字,部首是“毛”,共4画。组词:毛巾、毛发、毛笔。“毛”字的字形就像毛发的样子。

席:xí,半包围结构,部首是“广”,共10画。组词:凉席、主席、出席。“广”字在古代表示房屋,“席”原本指的是铺在地上供人坐卧的编织物,和房屋内的用品有关,所以是“广”字头。

乡:xiāng,独体字,部首是“乙”,共3画。组词:乡村、乡亲、家乡。“乡”字的甲骨文像两个人对坐,中间有食物,有相聚的意思,后来引申为家乡、乡村。

亲:qīn,上下结构,部首是“立”,共9画。组词:亲人、乡亲、亲自。上面的“立”表示站立,下面的部分有至、到的含义,亲人是来到自己身边,关系亲密的人。

战:zhàn,左右结构,部首是“戈”,共9画。组词:战士、战争、战斗。“戈”是一种古代兵器,与战争有关,所以“战”字以“戈”为部首。

士:shì,独体字,部首是“士”,共3画。组词:士兵、战士、士气。“士”在古代指有一定才能的男子,常用来表示士兵。

面:miàn,独体字,部首是“面”,共9画。组词:面前、面包、面粉。“面”字的本义是脸,后来引申为物体的表面等含义。

2.会写字

吃:左右结构,“口”字旁要写得小且位置靠上。右边的“乞”,撇要写得舒展,横折弯钩的横画稍短,弯钩圆润。组词:吃饭、吃水、吃惊。

叫:“口”字旁占田字格左半格,右边的“叫”,竖提的竖画垂直,提画向右上方出锋,竖画要写直。组词:大叫、叫好、叫声。

主:点在竖中线上方,三横长短不一,第二横最短,第三横最长,竖画从竖中线起笔,垂直向下。组词:主人、公主、主动。

江:“氵”的三点分布均匀,提画指向右边“工”的起笔处。“工”字的横画稍短,竖画垂直,第二横略长且向右上方倾斜。组词:长江、江水、江河。

住:“亻”的撇画从竖中线起笔,竖画垂直。右边“主”的写法同前,注意整个字要写得紧凑。组词:居住、住口、住手。

没:左右结构,“氵”写法同上。右边的“殳”,撇画起笔在竖中线上,横折弯的横画短,折角处顿笔后向左下方出弯。多音字,读méi时,组词没有、没人;读mò时,组词淹没、沉没。

以:左边的“么”,撇折的折角处顿笔,点在横中线上。右边的点在竖中线上,位置稍高。组词:以后、以前、可以。

1.新偏旁

心字底(心):与心理活动、情感等有关,如“忘”,表示从心里忘记事情。

广字头(广):多与房屋、建筑物有关,像“席”,最初是房屋内铺设的用品。

三、课文解读

1.主题思想

这篇课文讲述了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期间,带领战士和乡亲们为沙洲坝的村子挖井,解决了乡亲们吃水困难的问题。解放后,乡亲们立碑纪念,表达了对毛主席的

感激与怀念之情,体现了“饮水思源”的道理,让孩子们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会感恩。

2.段落分析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事情发生的地点——瑞金城外的沙洲坝,以及背景——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曾在此居住。简单的一句话,为后文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

第二自然段:点明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艰难,需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这是当时面临的困境。接着讲述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展现了毛主席对乡亲们生活的关心,他积极行动,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自然段:解放后,乡亲们在井旁立碑,碑上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不仅是乡亲们对毛主席的感恩,更是这种感恩精神的传承,让后人永远记住毛主席的贡献。

3.句子理解

“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这句话通过描述乡亲们吃水的艰难状况,让我们感受到当时生活条件的艰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创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