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21课《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VIP

第21课《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万古情怀此登临

——《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并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知人论世,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

3、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名句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并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知人论世,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名句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布置任务

孔子曰:“古人登高必赋”。万里江山登临见,无限情思涌心头,诗人们抒发万千感慨使得登高成为承载多层意蕴的文化符号。我校文学社为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探寻登高的精神意义,特邀同学们以不同身份,参与“登高”主题宣传片的拍摄与制作。

情境任务:

任务一:寻踪问迹,访登临之地

任务二:拍摄画面,赏登临之景

任务三:朗诵配音,悟登临之情

任务四:剪辑排序,品登临之义

解读标题,明登临概念

观察三首诗歌标题,勾画关键字,明确登临诗歌概念。

预设:

题目主要有“登某处”“上某处”“望某处”等就是登临诗。指作者或抒情主人公登临某处(山、亭、楼、阁等),而生发某种或某些情思的诗词。

任务一:寻踪问迹,访登临之地

1、作为总导演,请你搜集相关资料,向摄影制作组介绍拍摄地及其特点。

学生代表展示,预设:

①幽州台:

幽州即黄金台,亦称招贤台,位于今北京城东南。由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wěi),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黄金台”之名正式出现于南朝,以鲍照名句“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为首见。

②泰山: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五岳之一,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位于山东省中部,总面积25000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约1545米。

自秦始皇起至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依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山体上既有寺庙、宫、观等古建筑群29处,古遗址128处,有大小碑碣、摩崖石刻2000余处。其景巍峨雄奇、幽奥俊秀,有石坞松涛、云海玉盘等美丽壮阔的自然景观,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美学和科学价值。

③飞来峰:

飞来峰,又名灵鹫峰,是一处山峰。山高168米,山体由石灰岩构成。飞来峰由于长期受地下水溶蚀作用,飞来峰形成了许多奇幻多变的洞壑,如龙泓洞、玉乳洞、射旭洞、呼猿洞等,洞洞有来历,极富传奇色彩。明人袁道曾盛道:“湖上诸峰,当以飞来为第一。”

2、幽州台、泰山和飞来峰三个拍摄地有何共性特点?

预设:

①登临之地——为楼阁、山岳,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②登临特点——高,人与自然相融合。

任务二:拍摄画面,赏登临之景

作为摄影师,哪首诗的景物让你印象深刻,请用相机记录下来。

要求:

①自读诗歌,圈点勾画写景词句;

②自选诗句和拍摄角度,仿照例句描绘写景画面。

【拍摄技巧提示】远镜头、近镜头、特写镜头;仰拍、俯拍、平拍......

示例:

在泰山,我将用远镜头拍出“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中泰山横跨齐鲁、雄伟青翠的画面。

学生代表展示后,预设:

①拍摄画面一:《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赏析:

幽州台是燕昭王招纳贤士的地方。诗人登上幽州台,从时间上,想到过去、现在和未来,感受到历史的悠久。从空间上,把个人置放到广袤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一方面感受到空间的辽阔,一方面又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在幽州台,我将用远镜头拍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幽州台历史悠久又苍茫辽阔的画面。

②拍摄画面二:《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赏析:

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写远望所见,总括泰山全貌。既点明了泰山的地理位置,又写出了泰山的绵延、高大。

在泰山,我将用远镜头拍出“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中泰山横跨齐鲁、雄伟青翠的画面。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赏析:

“钟”是聚集之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突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割”运用比喻手法,将泰山比作刀,通过写阳光被泰山分割而造成山北山南明暗不同的景象,突出了泰山的遮天蔽日、雄伟高大。

在泰山,我将用近镜头拍出“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画面。

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赏析:

运用细节描写,通过写层云升起和飞鸟归林,以及人的表现——荡胸和决眦,突出了泰山的景色优美,令人心中激荡,视野开阔。③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在泰山,我将用特写镜头拍出“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中泰山层云升起和飞鸟归林等景色优美的画面。

③拍摄画面三:《登飞来峰》

飞来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