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御街行秋日怀旧》含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主要是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则抒写词人孤眠愁思的情怀,由景入情,情景交融。
B.“寒声碎”这三个字,运用通感手法,打通了视觉与听觉,由落叶而感知秋时之声,由秋声而感知寒意。
C.“天淡银河垂地”与《鹊桥仙》中“银汉迢迢暗度”,皆用“银河(银汉)”此意象表达相似情感。
D.“都来此事”一句中,“都来”即“向来”,充分表达了词人对这种无法回避的愁绪的无奈和感慨。
16.词评家们评价此词下片:“愁更难堪,情更凄切,真可谓善写愁思者也。”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5.C16.①借酒解忧是古诗词中常咏的题材,范仲淹写酒化为泪,别出新意,酒虽未到愁肠,已先化泪。②“残灯明灭枕头欹”,写出了词人倚枕对灯寂然凝思的神态,与辗转反侧的动态不同,以静态显愁思。③“谙尽孤眠滋味”,意为尝尽孤眠滋味,表现愁思程度之深。④词的结尾句,写词人之愁不是在心头萦绕,就是在眉头攒聚,借描摹愁容来深化愁绪难遣之意。
【解析】
【导语】这首词通过描绘秋夜孤寂和词人内心的愁思,展现了范仲淹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词的上片以坠叶、月华、银河等意象营造出清冷空寂的氛围,下片刻画孤枕难眠、酒入愁肠的情景,充分表达了难耐的孤独与无奈,情景交融,凄美动人。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C.“表达相似情感”错误。前者以天阔来衬托出内心的落寞,后者表现了短暂相聚时的喜悦。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现手法及情感的能力。
①下阕开篇有“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借酒解忧是古诗词中常咏的题材,愁之深,以至于词人不得不借酒浇愁。然而,酒还未到愁肠,就已经先化成泪了,此处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别出新意。
②“残灯明灭枕头欹”,空中高挂的明月却明亮如昼,与之相比,屋里昏暗如灭的残灯更让人增添了一丝凄凉之感。在这种境况下,愁人倚枕对灯,凝思出神,以静态显愁思,其“愁”显得更加形象、具体。
③“谙尽孤眠滋味”,直抒胸臆,表达尝尽孤眠滋味,此处既顺理成章,又能深深地打动人心,表现愁思程度之深。
④结语三句,写这怀旧之事,向来都是没法回避的,不是萦绕在心头,就是郁积在眉头。通常情况下,古人写愁情,或写愁从心头转到眉头,或反过来,写愁从眉头转到心头,这是借描摹愁容来深化愁绪难遣之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常见表达方式》总结.docx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白燕》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北塘避暑》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蟾宫曲长沙怀古》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朝天子咏喇叭》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春归》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登快阁》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庚子荐饥(其一)》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观猎行》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观涛》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赠苏少府》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鹧鸪天》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浮生六记》《沧浪亭记》含答案译文.docx
- 2025高考名句名篇情景默写专练情景默写综合训练二.docx
- 2025高考名句名篇情景默写专练情景默写综合训练三.docx
- 2025高考名句名篇情景默写专练情景默写综合训练四.docx
- 2025高考名句名篇情景默写专练情景默写综合训练一.docx
- 2025高考名句名篇情景默写专练选择性必修中必背篇目通关训练.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史记留侯世家》《资治通鉴汉纪——臣光曰:夫生之有死》《读通鉴论汉高帝》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宋史列传卷八十六——十月,彗出东方》《宋论——呜呼!宋自神宗而事已难为矣》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