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传感器校准技术交底(温度误差≤±0.5℃)
工程名称:XXX项目高精度温度传感器校准工程
编制依据:GB/T17215-2025《电子式交流电能表》、JJF1030-2025《温
度传感器校准规范》
一、工程概况与核心要求
1.校准范围:
–涵盖工业级温度传感器(Pt100、K型热电偶等)、医疗设备温度探头、
环境监测用热敏电阻等。
–校准参数:零点偏移、灵敏度、线性度、温度误差(≤±0.5℃)、长期稳
定性。
2.核心指标:
–温度误差:全量程内实测值与标准值偏差≤±0.5℃,重复性误差≤0.2℃(JJF
1030-2025)。
–校准环境:温度23±2℃,湿度45%~75%,无振动、电磁干扰。
二、标准与规范要求
1.国家标准:
–GB/T17215-2025:
•传感器输出信号稳定性:24h漂移≤0.1%FS,绝缘电阻≥100MΩ(500V
兆欧表测试)。
•校准设备精度:标准温度源误差≤±0.1℃,数据采集器分辨率≤0.01℃。
–JJF1030-2025:
•校准周期:工业传感器≤12个月,医疗设备传感器≤6个月,校准后需贴
标(含有效期及校准机构信息)。
2.行业规范: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第86号令:
•禁止在标准中设置资质门槛,校准机构需通过CNAS认可,校准报告上传
至“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ISO/IEC170252025:
•校准实验室需具备温度均匀度≤0.3℃的恒温槽,校准记录保存≥10年。
三、设备选型与校准方法
1.标准设备要求:
–标准温度源:
•干式炉:量程-40℃~1200℃,均匀度≤0.2℃,支持自动升降温(速率
≤5℃/min)。
•恒温油槽:量程-80℃~300℃,波动度≤0.05℃/h(GB/T5170-2025)。
–数据采集系统:
•24位高精度ADC,支持多通道同步采集(采样率≥10Hz),内置冷端补
偿模块(K型热电偶专用)。
2.校准方法:
–两点校准法(适用于线性传感器):
•低点(0℃):冰水混合物标准源,误差修正≤±0.1℃。
•高点(100℃):沸水或标准干式炉,修正斜率偏差≤0.3%。
–多点曲线拟合(非线性传感器):
•选取5个校准点(量程的10%、30%、50%、70%、90%),拟合误差
≤±0.3℃,残差平方和≤0.05。
四、校准流程与技术要点
1.预处理:
–传感器老化:通电预热30分钟,消除内部应力及温度滞后效应。
–环境均衡:传感器与标准源同置于恒温环境≥2小时,确保热平衡。
2.校准步骤:
–静态校准:
•逐点升温记录传感器输出,与标准源对比,计算零点偏移及灵敏度误差。
•示例:Pt100传感器在0℃时电阻值应为100.00Ω,实测偏差≥0.1Ω需修
正。
–动态校准:
•模拟阶跃温度变化(如50℃→100℃),记录响应时间(≤5s)及超调量
(≤1%)。
3.数据修正:
–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校准曲线,生成多项式补偿公式(如
R(T)=R0(1+αT+βT²)),写入传感器固件。
五、质量检测与验收标准
1.主控项目:
–温度误差验证:随机抽取10%传感器复测,误差均≤±0.5℃,最大偏差
≤±0.6℃(JJF1030-2025)。
–长期稳定性:72小时连续运行测试,输出漂移≤0.2%FS。
2.一般项目:
–校准报告完整性:包含校准日期、环境条件、设备编号、修正系数及不确
定度分析(扩展不确定度≤0.3℃,k=2)。
六、安全与环保措施
1.作业安全:
–高温设备操作:佩戴耐高温手套,干式炉表面温度≥80℃时设置隔离区。
–防冻保护:低温校准(-40℃以下)使用防冻液,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冷媒。
2.环保要求:
–废弃校准介质(如硅油)按《危险废物管理条例》分类回收,金属部件回
收率≥9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