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混凝土标号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换算关系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的混凝土标号可按附表1.1
换算为混凝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标号与强度等级的换算附表1.1
二、当按TJ10—74规范设计,在施工中按本标准进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
时,应先将设计规定的混凝土标号按附表1.1换算为混凝土强度等级,并以其相
应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u,k(N/m㎡)按本标准第四章的规定
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可按换算后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
强度标准差采用插值法由附表2.1确定。
附录二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N/m㎡)
附表2.1
-可编辑修改-
。
注: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应按本标准附录三的规定确定。
附录三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一)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水平,可根据统计周
期内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和试件强度不低于要求强度等级的百分率,按附表3.1划
分。对预拌混凝土厂和预制混凝土构件,其统计周期可取一个月;对在现场集
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其统计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附表3.1
(二)在统计周期内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和不低于规定强度等级的百分率,可
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fcu,i——统计周期内第i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N/m
㎡);N——统计周期内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件组数,N≥25;μfcu——统
-可编辑修改-
。
计周期内N组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No——统计周期内试件强
度不低于要求强度等级的组数。
(三)盘内混凝土强度的变异系数不宜大于5%,其值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式中:δb——盘内混凝土强度的变异系数;σb——盘内混凝土强度的标准
差(N/m㎡)。
(四)盘内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可按下列规定确定:1在混凝土搅拌地点
连续地从15盘混凝土中分别取样,每盘混凝土试样各成型一组试件,根据试件
强度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Δfcu,i——第i组三个试件强度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N/m㎡)。2
当不能连续从15盘混凝土中取样时,盘内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可利用正常生产连
续积累的强度资料进行统计,但试件组数不应少于30组,其值可按下列公式计
算:
注式中:n——试件组数。
附表四习用的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表
注:本标准中,混凝土强度的计量单位系按1kgf/c㎡≈0.1N/m㎡换算。
-可编辑修改-
。
-可编辑修改-
。
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可编辑修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海陆风和陆海风形成的原因.pdf
- 浅谈网络语言的规范化问题.pdf
- 消防五规二图文档.pdf
- 液化气安全操作规程.pdf
- 消防维保技术服务实施计划方案.pdf
- 深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测试题.pdf
- 淄博市桓台县2020年(春秋版)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I)卷.pdf
- 液晶显示器控制显示实验.pdf
- 深圳市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本.pdf
- 深圳机场1号楼综合布线系统测试方案.pdf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