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7.1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教学设计
课题
7.1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下册
课标要求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政治认同“初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性成果;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较强的责任感。”
教材分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承载了人类历史上最宽广而深邃的人文精神,并历经时代的洗涤而代代传承。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本课从人文精神“是什么”“有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几个方面明确概念、列举表现来探讨意义、指导行动。本框“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主要探讨了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内涵、表现形式。本框也对学生提出了明确要求:结合中华人文精神的表现熟悉认知经典的人文内容,并疏通“人文”“人本”与这些表现之间的联系,从而深化概念和表现形式的理解。
学情分析
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启迪心灵、塑造人格、提升境界的教育,其实质是“成人”的教育,其核心是培养人文精神。人文教育需要通过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
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染和深刻的人生体验等途径来实施。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用纯粹的人文知识来灌输,学生理解起来也有很大难度。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以文化人、以身作则,讲解和渗透相结合,让学生细细领会、生发、沉淀。
核心
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春节的习俗分析,知道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认同中华人文精神,传承中华人文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责任意识:通过议学活动的探讨,了解中华人文精神对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的深远影响,进一步增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的原因/重要性
难点
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播放视频
看完视频后,你有什么感悟?
引入课题:7.1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学生感悟,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引发学生兴趣,同时为后面的内容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
(PPT图片+材料呈现)
生活观察
学校开展“品优秀传统文化,悟中华人文精神”的活动,同学们对此展开热烈讨论。
◎结合以上同学的讨论,谈谈中华人文精神对你的启发。
教师引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鼓励我们继续发扬优秀传统和精神,为实现个人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笔记梳理
1.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
2.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
探究与分享1
思考:结合故事,谈谈你对“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理解。
【视频】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①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知识拓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背后的“和而不同”文化
探究与分享2
(1)“岁寒三友”体现了体现了哪些人文精神?
(2)“四君子”体现了体现了哪些人文精神?
②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合作探究
你还知道哪些蕴含着中华人文精神的文艺作品?
探究与分享3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种人文精神?
③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知识拓展
现代芭蕾《伊人》
舞蹈《喜上枝头》
探究与分享4
欣赏乐曲,谈谈你从中感受到的生活理念。
④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知识拓展
中华民族倡导俭朴、简约的生活方式,强调不为物役,追求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有利于真正实现人的价值。
你还知道哪些意思相近的诗句?
拓展延伸
俭约自守,我们应该怎么做?
材料阅读
思考感悟
各抒己见
材料阅读
思考感悟
各抒己见
材料阅读
思考感悟
材料阅读
各抒己见
思考并感悟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以积极饱满的姿态投入到新课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引导学生思考归纳问题
课堂小结
总结提问:请结合今天的学习和自己的理解,学生谈收获,教师依照思维导图概括总结。(预设2分钟)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完成分层作业
教学反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4.1弯弯折折制作艺术指环(教学课件)-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鲁科版).pptx
- 4.2拼拼接接制作手机支架(教学课件)-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鲁科版).pptx
- 5.1身边的雷锋(教学课件)-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鲁科版).pptx
- 5.2学雷锋行动计划(教学课件)-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鲁科版).pptx
- 5.3传承雷锋精神(教学课件)-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鲁科版).pptx
- 5.3在线视频展风采(教学课件)-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冀教版2024) .pptx
- 6.1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教学设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 册(统编版2024).docx
- 6.2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教学设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2024).docx
- 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教学设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2024).docx
- 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教学设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2024).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