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马说》教案_原创文档.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说》教案

【必备】《马说》教案3篇

《马说》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训练学生的口译能力。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

法。训练学生分析理解文章,概括中心的能力。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

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法、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了解作者对古代封

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讨论对人才的看法,树立价值观观念,争做

“千里马”。

学情分析:

文章可读性强,学生不仅爱读,而且易于成诵,教师要仔细而认真地指导学生

诵读,而内容不易过深,考虑学生在现阶段的生活阅历和接受能力,以粗知大意为

准。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及文体,通译全文,掌握重点字词句翻译;理清文章结

构。

教学重点:通译全文,掌握重点字词句翻译;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难点:通译全文,掌握重点字词句翻译;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录音机

教学资源:搜集的“伯乐相马”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以伯乐相马导入。同学们知道“伯乐相马”的故事吗?(教师简单讲故事)相

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

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

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

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

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

2.作者介绍。古往今来写马的文章中,以韩愈的《马说》最为著名。

韩愈:字退之,南阳(现在河南南阳县)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是唐宋

散文八大家之一。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韩氏先人原是昌黎(今属河北)的大族,

因而他常常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他多次被

贬官降职,很受压抑。他的散文创作实践也体现了这种精神。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杰

出的散文家之一。

3.文体介绍:“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

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当它发表议论时,非常重视文辞的力量,常逞其千回百折之

力,极尽嘻笑怒骂之能事,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我们学习《马说》,要掌

握这种文体的特点,着重体会其语言的力量。“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

“论”随便些。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从字面上可以解为“说说千

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本文是作者《杂说四首》中的第四首,“马

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

二、教师范读课文:

1学生听,注音,教师订正(见课下注释)。(学生听录音)

2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停顿的两处地方:

马/之千里者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三、学生初读,领会课文内容。

四、疏通文意:

1、学生四人小组按课下注释尝试翻译,遇到问题就提出来,先看有没有程度

较高的同学能帮助解决,若没有,提交全班解决。

2、处理完字词后,给两分钟时间重新梳理课文。然后翻译。

翻译采用分组“开火车”的方式,比如第一组,一人翻译一短句,负责第一段;

二组,负责第二段;三组负责第三段。以达到比较大的活动面积。

可能遇到的字词障碍:

马之千里者(马中能日行千里的,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是马也(是,这也,表判断)

才美(才华和美好的素质)

鸣之(之,语助词,延长音节同《狼》久之)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其其,是还是,表反问语气)

3、完成后,教师评价,再读课文

五、同桌二人对译课文。

六、自读自背课文。

七、阅读课文并独立思考:

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借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对封建统治

者不识人才,甚至摧残、压抑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之情。

2.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手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3.重点朗读第3段,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5****677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