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模拟作文“止与不止”审题指导及范文 .pdf

高考模拟作文“止与不止”审题指导及范文 .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模拟作文止与不止“审题指导及范文

文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

譬如为山,未成一簧,止,吾止也。——《论语》

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礼记》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将伐颛臾》

以上含有止字语句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可以就以上某一句

话联想思考,也可以把几个语句联系起来思考。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多则名言类材料作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研习任务明确提出,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学以致用,要认真理解并体会古代典籍中的经典语句。本题选

取了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些经典语句,希望学生围绕〃止探讨其哲理情思,论述其在当今社会

的价值,领悟其对青少年的现实意义。

第一句〃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出自《谏太宗十思疏》,这是学生必背篇目中非常熟

悉的一句话,如果能想起它的上一句〃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有助于学生理解这一语

境,这里的“止〃是告诉我们面对诱惑时能理智应对,可以联想到当代社会怎样面对安逸、

懒散、物质享受等现实诱惑。

第二句〃譬如为山,未成一簧,止,吾止也,讲的是不要半途而废、功亏一簧,而自己要

承担因为It造成的后果,前一句讲的是〃知止,这一句讲的是“不止〃,二者也可以结

合起来加以辩证思考,探讨新时代的青年何时〃止何时〃不止”的问题。

第三句〃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的本义是,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是要达到道德修养的

最高境界,这句话是对君子道德修养提出的要求,学无止境,一个人的品行修养亦无止境,学

生可以结合现代社会谈修身正心的重要意义。

第四句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出自《季氏将伐颛臾》,意思是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就

可担任官职,如果不能施展才能就应罢官免职,也就是在其位谋其职的意思,学生可以结

合自己对社会的理解,谈谈各司其职以及自己对人生规划的想法。

【参考立意】

①〃止〃与〃不止〃;

②学无止境,德亦无止境;

③〃止损〃的智慧;

④止〃中乾坤大;

⑤勇往直前,奋斗不止

【精彩标题】L止为成长之锚,不止是逐梦之帆2.止是智慧的沉淀,不止是灵魂的飞

扬3.于旨处觅心安,于不止处寻梦远4•止与不止,勾勒人生的经纬5.逐学不止,修德

不停6.学无止境展风华,德无止境铸品格7.止于至善,臻于完美

考场佳作

止于至善臻于完美

流光一瞬,华表千年。生命如雪地,人的足迹如同雪泥鸿爪,无处隐匿——我们的雪

地该怎么走?有人跋山涉水,只为寻得理想之境;有人行止得当,有退有进。依我浅见,我

们应止于至善,臻于完美。

当梭罗远离尘世喧嚣,沉迷于文字的世界,他选择〃止,保持了精神的独立与自由;

当沈燮元不被尘俗所累,致力于古籍研究与保护,他选择止”,得D中一片安宁与静谧。

止不是停滞不前,而是固本培元;不是徘徊不进,而是韬光养晦。

〃止是潜心钻研,久久为功,臻于完美。《礼记》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

止于至善。心学大师王阳明先生,于格竹中潜塑内心,终悟出〃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之

道,止于至善;“星空刺绣师〃陈英华,以针代笔,潜心创作,用热爱描摹星空之浩瀚,止

于至善注自然之友梁从诫先生,穷尽晚年为环保事业奔走效劳,竭力为青山绿水竖起一

道坚实的屏障,止于至善。他们力求完美,止于至善的心境,创造出“前无古人,后无来

者的奇迹。人生并非永远高歌猛进,有时养精蓄锐,才有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的底气。

〃止是底线意识,有事适可而止,有所节制,更能收获圆满。人生有旷野,亦有断

崖,应树立底线意识,懂得适可而止。正如魏征上疏劝谏唐太宗,〃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

人,让唐太宗一心为公、天下为大,成就“贞观之治”;长江十年禁渔政策的推行,让长

江生态系统免于人类干扰,人类的节制使其重现生机物质文化遗产拒绝过度商业化开发,

人类的理智使其保留,文物才得以呼吸。个人的“知止为道德境界〃添砖加瓦,而

社会群体的“知止〃则为文明筑边,亦使温暖和秩序重现。

我们或如魏征般行止得当,适可而止,抑或如张雨霖般奋力前行,但若不顾一切地前

进,毫无底线,终会适得其反,误入歧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

固然值得歌颂,而〃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孚L戏分茶〃的知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鼎天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