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盼红军》说课稿
水冶镇北环路小学董瑞娟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水冶镇北环
路小学的董瑞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盼红军》,我准备从
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
程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设计理念
小学音乐新课标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音
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努力为学
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教学中我以听、
唱为主,把情感贯穿始终,尊重学生的表现与创造,使每个
学生都不同程度地享受到音乐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盼红军》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8课的《百
花园》,课型为综合课;在我国战争时期,老百姓为了表达对红
军的爱戴,盼望红军早日到来,他们把流传于四川南坪的民间
小调《采花》改编为了《盼红军》,这首歌采用2|4拍,羽调式,
歌词朴素、精炼,多次使用切分节奏,充分体现了四川人民期
待红军早日到来的殷切心情。
三、学生情况
五年级的学生,随着对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扩展,
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在知识经验上,
大部分学生的音乐素养可能会欠缺一些,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
乐整体的感受。
四、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分析,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盼红军》,使学生了解红军与人们的鱼水情;
2)掌握歌词中多次出现的切分节奏;
3)能用轻巧抒情的声音正确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学生能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盼红军》。
教学难点:
学生对切分音的掌握。
五、教法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法、听唱法、对比法;
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讨论、合作、创造……
六、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情境导入、聆听歌曲、演唱歌曲、
拓展延伸、课堂小结五个环节。
1.情境导入:
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我首先播
放几首学生应熟悉的民歌片断:《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凤
阳花鼓》(安徽民歌)、《茉莉花》(江苏民歌),听完后,请学生
说说这里哪里的民歌;然后我给学生播放在大自然中百花盛开的
景象,并给学生讲解自然本身是个百花园,而在民歌中以花为主
题的歌曲很多,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盼红军》。
2.聆听歌曲:
为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在初听之前,我给学生提出问题:
歌曲中唱了几种花?采花献给谁?请学生在初听后作出回答。再
听的目的是掌握歌曲中多次出现的切分节奏,在这一环节中我采
用对比法。首先,我请学生把歌曲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节奏在书本
上用曲线画出来;然后学习切分节奏的拍击;我板书两种节奏型
并拍击(XXXX和XXXX),请学生进行比较异同,并跟随老
师学习拍击。
3.学唱歌曲
这是本课的重点环节。为了使学生准确掌握歌曲的节奏、旋
律特点,并且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主要采用听唱法进行教学:
首先请学生认真听范唱,中间可轻声哼唱,然后老师让学生逐句
听琴学唱,并慢慢加入歌词;最后学生可自主设计演唱形式,如:
集体唱、小组唱、个人演唱等。
4.扩展延伸
为了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我根据本课的内容及情绪鼓励学
生进行即兴创编活动,可自制打击乐器,自编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并请同学做出评价。如时间充足,还可请些同学上台演唱歌曲,
让喜欢跳舞的学生为之伴舞。
5.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盼红军》,不仅学会了切分节奏,体会
了红军与人们的鱼水情深,而且还了解了不少生活和生产知识。
同学们也通过表演歌曲,感受了歌曲带来的欢乐情绪。“人民音
乐家”的冼星海先生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
生活中的一股清流;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希望音乐能成
为你、我的朋友!
这就是我对本课的一些认识,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老
师们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专注于文案的个性定制,修改,润色等。本人已有16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等方面的工作。欢迎您的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