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读懂诗歌专题练习-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讲练宝典(全国通用)教师版.docx

读懂诗歌专题练习-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讲练宝典(全国通用)教师版.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阅读之读懂诗歌专练

一、方法技巧

诗歌鉴赏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读懂诗歌所写的内容,知道具体每一句都在讲什么;第二步是了解作者是如何写的,即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第三步是掌握诗歌表达了什么感情。其中第一步是基础。

读懂诗歌最直接的四条路径——标题、注释、意象和情语。

(1)读标题

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标题蕴含的信息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读”:①“读”标题揭示的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②“读”标题交代的写作缘由或目的;③“读”标题暗含的情感或奠定的感情基调;④“读”标题表明的诗歌题材、体裁;⑤“读”标题暗示的诗歌表达技巧。

对点练1:阅读下列诗歌题目,指出从题目中读出的内容。

(2023年新高考Ⅰ卷)《答友人论学》

(2023年新高考Ⅱ卷)《湖上晚归》

(2022新高考卷Ⅰ)《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2022新高考卷Ⅱ)《送别》

(2)读注释。

诗歌是诗人思想情感的具体化,诗人的生平、风格、思想、抱负、经历等,无不影响着诗人的表达。把握诗歌及题干的补充注释,往往可以知晓诗人所处的朝代及其作品风格,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写作目的以及某些词语(典故)的含义。诗歌注释蕴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①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②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③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诗句;④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对点练2:你从注释中得到哪些信息?

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

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

【注】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

(3)抓意象。

诗歌的意象往往有特定的寓意,意象也是作者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物象的完美结合,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把握诗中的意象,有助于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如“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等。“双鲤”“鸿雁”是相思的代名词。“梧桐”“芭蕉”“猿啼”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杜鹃”“鹧鸪”和凄凄之情关联,“草木”往往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等。

对点练3:(2020年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纪村事

[唐]韦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注归。

[注]饷田:到田间送饭

(1)题目提供信息:

(2)注释提供信息:

(3)找出诗歌中出现意象:

(4)抓情语。

诗歌如果有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就应紧紧抓住,这是理解诗情的一条捷径。情语多出现在诗的后两联(尤其是尾联)、词的下片。有时作者也“移情”到景、物中,如杜甫《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的“哀”字。如《扬州慢》中“都在空城”中的“空”字,“重到须惊”的“惊”字,“冷月无声”的“冷”字等

对点练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沈康知常州

王安石

作客兰陵迹已陈①,为传谣俗记州民。

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②相仍市井贫。

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

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

【注】①兰陵:古地名,诗中代指常州。嘉佑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佑三年诏沈康知常州。②厨传:古代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

(1)题目提供信息:

(2)注释提供的信息:

(3)诗中出现的意象:

(4)透露作者情感的词语:

特别提醒

要真正读懂诗歌,方法不是根本,多读多悟才是关键。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遇到一首诗歌,力求全面深入地把握,切忌囫囵吞枣,一带而过。读懂诗歌是一项综合性的脑力活动,要先学会分步阅读,再上升到综合阅读。做诗歌鉴赏题,不要忙于答题,要有意识地把读懂诗歌放在首位。

二、链接高考

(2021年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江州白司马①

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

【注】①江州白司马:白居易。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③莫谩:不要。雨花社:佛教讲经的集会。

(1)题目提供信息:

(2)注释提供的信息:

(3)诗中出现的意象:

(4)透露作者情感的词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

B.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

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

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

2.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