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T∕CACM 1020.118-2019 道地药材 第118部分:三七.docxVIP

T∕CACM 1020.118-2019 道地药材 第118部分:三七.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11.120.01

C23

团体标准

T/CACM1020.118—2019

道地药材第118部分:三七

Daodiherbs—Part118:Sanqi

2019-08-13发布2019-08-13实施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

908

T/CACM1020.118—2019

前言

T/CACM1020《道地药材》标准分为157个部分:

——第1部分:标准编制通则;

——第117部分:海南沉香;

——第118部分:三七;

——第119部分:广八角;

——第157部分:汉射干。

本部分为T/CACM1020的第118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道地药材生态遗传重点研究室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广西梧州中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安徽中医药大学、北京中研百草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大会、黄璐琦、郭兰萍、黄必胜、刘勇、詹志来、陈美兰、周修腾、林伟国、刘引、何雅莉、方艳、龚文玲、陈科力、崔秀明、杨野、杜鸿志、雷咪、郭亮、王晓、彭华胜。

909

T/CACM1020.118—2019

道地药材第118部分:三七

1范围

T/CACM1020的本部分规定了道地药材三七的来源及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质量特征。

本部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地药材三七的生产、销售、鉴定及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T/CACM1020.1—2016道地药材第1部分:标准编制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3术语和定义

T/CACM1020.1—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田七tianqi

产于广西百色田阳、右江、靖西、德保、那坡等市县及周边地区的三七。

3.2

滇三七diansanqi

产于云南文山、砚山、马关、西畴、麻栗坡、广南、富宁等市县及周边地区的三七。

4来源及形态

4.1来源

本品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exC.H.的干燥根及根茎。

4.2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cm~60cm。主根肉质,粗壮,倒圆锥形或圆柱形。根茎短粗,上面具凹陷圆形茎痕。茎直立,光滑无毛,单生,不分枝,表面绿色或带紫色,具多数细纵纹。掌状复叶,3~6轮生茎顶,具长柄;小叶通常5~7,呈长椭圆形至倒卵形,长5cm~15cm,宽2cm~5cm,先端渐尖至长渐尖,基部偏斜,边缘具细锯齿,齿尖具短尖头,齿间有1刚毛,两面沿脉疏被刚毛,主脉与侧脉在两面凸起,网脉不显。伞形花序单生于茎顶,花多数,两性,初开时为黄绿色,盛开时为白色;花萼、花冠各5。果实扁球状肾形,成熟时呈鲜红色,偶有黄色变异,内有白色种子1~3,多为2,三

910

T/CACM1020.118—2019

角状卵形,微具三棱。花期7月~9月,果期9月~11月。种子为顽拗性种子,有种胚后熟特性,采收后经60天~90天胚才逐渐发育成熟。

5历史沿革

5.1品种沿革

三七最早记载于元代杨清叟撰《仙传外科秘方》,其“飞龙夺命丹”一方中就有三七,但没有可供考证品种特征的详细描述。

明代张四维《医门秘旨》记载:“三七草……七叶三枝,故此为名。用根,类香白芷。”其首次记载了三七形态特征、名称来源、用药部位和气味。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三七:“释名:山漆,金不换。(时珍曰)彼人言其叶左三右四,故名三七,盖恐不然。或云本名山漆,谓其能合金疮,如漆粘物也,此说近之。金不换,贵重之称也……采根暴干,黄黑色。团结者,状略似白及;长者如老干地黄,有节。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详细阐述了三七名称来源、药用部位及其形态特征和药材鉴别方法。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引《识药辨微》云:“人参三七,外皮青黄,内肉青黑色,名铜皮铁骨。此种坚重,味甘中带苦。”进一步描述了三七药材形态特征。清代吴其潜《植物名实图考》记载:“广西通志:三七,恭城出。其叶七,茎三,故名……余在滇时,以书询广南守,答云:三茎七叶,畏日恶雨,土司利之,亦勤培

文档评论(0)

馒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3004103100003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