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教学设计.docx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教学目标

1.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2.通过教师所给的材料,学生能够分析新航路开辟后的影响有物种交流、人口迁徙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通过课前预习和教师所展示的地图,学生能够画出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中新兴的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贸易路线图(时空观念,历史解释)。通过史料阅读和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理解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发生的新变化,其中包括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内涵以及世界格局的演变(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人口迁徙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2.新航路开辟后给欧洲和其他地区带来的新变化。

教学难点:

1.葡萄牙和西班牙主导的丝银贸易路线图。

2.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内涵。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甜蜜的启航

教师展示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蔗糖商品图片。

教师讲述:同学们,这三张图片都是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蔗糖。这些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时期的糖的代名词其实都是外来语,它们都来自公元前5世纪左右使用的印度梵文,公元前500年左右,印度是第一个成功将糖从甘蔗中提取出来的国家,也是最早出现蔗糖一词的国家。公元前4世纪左右,亚历山大东征将甘蔗带回了两河流域,蔗糖也开始了它甜蜜的启航。公元7世纪左右,蔗糖作为一种甜味剂开始传播,价格昂贵,不断满足着人们对甜味的向往。到15世纪,甘蔗和制糖工艺传播到地中海,伴随着蔗糖的旅行,阿拉伯语,古法语也相继出现了蔗糖一词。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蔗糖的价格上涨,昂贵的蔗糖,催促着欧洲人迫切地寻找能够种植甘蔗的新土地。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蔗糖在新大陆的旅行也拉开帷幕。

【设计意图】通过蔗糖一词在西方的历史来讲述蔗糖在新航路开辟之间的旅行。教师导入通过蔗糖一词的语言发展史来讲述甘蔗和制糖技术在旧大陆的传播。该方法新颖有趣,能够有效切入正题,并吸引学生兴趣。

二、课堂导入——甜蜜的贸易

教师讲述:1493年9月25日,发现了美洲的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第二次前往美洲,将甘蔗带到了美洲的加勒比海地区。这里气候湿润,土壤肥沃,十分利于甘蔗的生长。于是,一个个未被开垦过的群岛都成为了甘蔗种植园,而葡萄牙也紧随其后,将甘蔗带到了它的殖民地巴西。巴西于1548年开始甘蔗种植,而在不到五十年的时间已成为欧洲蔗糖的主要供应者。巴西每年向欧洲输送4500万磅蔗糖,成为大西洋世界的糖业中心。

教师提问:那么在巴西和加勒比海地区,甘蔗是如何变成蔗糖的呢?

教师展示图片和材料一。

为了不让甘蔗中的汁液里的糖分散失,只要它长成就一定要砍。为了避免腐烂、干枯、变质和发酵,甘蔗一旦砍下就必须榨汁。

——(美)西敏司著,王超等译:《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

教师讲述并回答:这是两张在美洲甘蔗种植地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到,甘蔗需要经历种植,加工两个阶段。而为了不让甘蔗中汁液里的糖散失,避免砍下后的甘蔗腐烂干枯变质和发酵,甘蔗长成就要砍,一旦砍下就要榨汁,这个过程时间紧,任务重,只有集中大规模劳动力的种植园经济生产模式才能满足大量甘蔗种植和加工的要求。

【设计意图】通过蔗糖的种植帮助同学们了解蔗糖本身的自然属性就要求大规模的种植园经济生产模式才能满足大规模的种植与加工,让同学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当时劳动力的重要性,从而引出罪恶的三角贸易。

教师展示材料二。

种植园利润丰厚但劳动力不足,农场主就购买奴隶。由于疟疾与黄热病流行,他们又要补充劳动力,这使奴隶贸易持续……在1500-1840年的贩奴活动全盛时期,有1170万非洲人被作为奴隶运往美洲。

——梁小民:《书山寻宝》

教师提问并回答:那么大规模的劳动力从哪里来?美洲本土的劳动力够不够呢?种植园利润丰厚但劳动力不足,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思考美洲本土的劳动力为何不足?结合材料,是由于疟疾和黄热病的流行,传染病造成原住民大量死亡,那么还有吗?欧洲殖民者为了在美洲建立统治,杀戮和奴役土著居民,也导致了本土人口的锐减。而传染病造成的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也是欧洲人能够在美洲迅速建立统治的原因之一。因此,欧洲殖民者的杀戮残酷压榨和传染病的流行都是造成美洲本土劳动力不足的原因。

教师追问:那么殖民者是如何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的?殖民者将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据统计,在西印度群岛所有被出卖的黑奴里,百分之60在生产蔗糖的殖民地落脚。因此,甘蔗种植园的劳动力来自于非洲黑人。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的分析,同学们能够理解欧洲人能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