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住房保障法
第二节住房公积金第一节保障性住房
PART保障性住房第一节
一、廉租住房廉租住房(简称廉租房)是政府和单位在住房领域实施的社会救助措施之一,是向具有城镇常住居民户口的低收入家庭提供的租金相对低廉的普通住房廉租房的保障对象即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具体是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范围内,家庭收入、住房状况等符合市、县人民政府规定条件的家庭”廉租房保障方式实行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租等相结合货币补贴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向申请廉租房保障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赁住房补贴,由其自行承租住房;实物配租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向申请廉租房保障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住房,并按照规定标准收取租金保障对象保障方式(一)保障对象与保障方式
一、廉租住房(二)保障资金与房屋来源廉租房保障资金采取多种渠道筹措,其来源包括:①年度财政预算安排的廉租房保障资金;②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余额;③土地出让净收益中安排的廉租房保障资金;④政府的廉租房租金收入;⑤社会捐赠及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对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按照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中央财政廉租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的有关规定给予支持实物配租的廉租房来源包括:①政府新建、收购的住房;②腾退的公有住房;③社会捐赠的住房;④其他渠道筹集的住房。廉租房建设用地,应当在土地供应计划中优先安排,并在申报年度用地指标时单独列出,采取划拨的方式,保证供应;廉租房建设用地的规划布局,应当考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居住和就业的便利
一、廉租住房(三)申请与核准①申请廉租房保障的家庭,应当由户主向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②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日内,就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家庭住房状况是否符合规定条件进行审核,提出初审意见并张榜公布,将初审意见和申请材料一并报送市(区)、县人民政府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③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就申请人的家庭住房状况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提出审核意见,并将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转同级民政部门。④民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就申请人的家庭收入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提出审核意见,并反馈同级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⑤经审核,家庭收入、家庭住房状况符合规定条件的,由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予以公示,公示期限为15日;对经公示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作为廉租房保障对象予以登记,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向社会公开登记结果。⑥经审核,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申请廉租房保障,应当提供下列材料:家庭收入情况的证明材料;家庭住房状况的证明材料;家庭成员身份证和户口簿;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证明材料。申请廉租房保障,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廉租住房(四)优先原则与协议(合同)签订对已经登记为廉租房保障对象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凡申请租赁住房货币补贴的,要优先安排发放补贴,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实物配租应当优先面向已经登记为廉租房保障对象的孤、老、病、残等特殊困难家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以及其他急需救助的家庭。对轮候到位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或者具体实施机构应当按照已确定的保障方式,与其签订租赁住房补贴协议或者廉租房租赁合同,予以发放租赁住房补贴或者配租廉租房。发放租赁住房补贴和配租廉租房的结果,应当予以公布
二、公共租赁住房(一)房源筹集公租房通过新建、改建、收购、长期租赁等多种方式筹集,可以由政府投资,也可以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公租房可以是成套住房,也可以是宿舍型住房①公租房房源通过新建、改建、收购、在市场上长期租赁住房等方式多渠道筹集。新建公租房以配建为主,也可以相对集中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尽可能安排在交通便利、公共设施较为齐全的区域,同步做好小区内外市政配套设施建设②在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集约用地的原则,统筹规划,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建设公租房,面向用工单位或园区就业人员出租③新建公租房主要满足基本居住需求,应符合安全卫生标准和节能环保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二、公共租赁住房(二)申请与审核申请人应当根据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的规定,提交申请材料,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申请人应当书面同意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核实其申报信息。申请公租房应当符合以下条件①在本地无住房或者住房面积低于规定标准②收入、财产低于规定标准③申请人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在本地稳定就业达到规定年限具体条件由直辖市和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