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邓稼先杨振宁
新课导入今天,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明孕育出了许许多多卓越的科学家和仁人志士。他们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自己的智慧和青春,甚至生命,才使我们的祖国日益强盛起来。这其中,有一位最杰出的科学家——“‘两弹’元勋”邓稼先。下面,我们随作者一道去感受邓稼先崇高的精神和品格。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体会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体会其表达效果;2.学习作者通过对比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3.感受邓稼先崇高的人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作者简介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物理学家,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等领域做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1957年,他与李政道共获诺贝尔奖物理学奖。2017年,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
课题解读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核物理学家和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中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文章以人名为标题,平实的点明了文章所要记叙和赞扬的对象。
背景链接本文选自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杨振宁和邓稼先是中学和大学同学,有着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在邓稼先逝世七周年时,杨振宁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而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大科学家,以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100年来的民族情节,50年的朋友情谊为基调,对另一位大科学家的介绍。
文体知识人物传记是对典型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品质等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人物转传记的特征有两个——真实和生动,即真实性和文学性。
整体感知概括六个部分的大意。第一部分:在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下推出邓稼先。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肯定邓稼先“‘两弹’元勋”的地位,赞扬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第三部分: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
整体感知概括六个部分的大意。第四部分:作者写自己得到的消息,中国的原子弹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是自力更生搞出来的,因而感情受到极大震荡,一时热泪满眶。第五部分:写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邓稼先所表现出来的超凡的创造才能与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第六部分:引述作者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总评邓稼先,总结全文。
细读感悟1.开篇写中国100年以前的历史,有什么作用?①结构上,引出下文的主要人物,为邓稼先的出场做准备。②内容上,在中华民族长久遭受屈辱这个历史背景下引出邓稼先,表明他的贡献对中国来说具有历史性意义。
细读感悟2.第十二十三段为什么独句成段?这两段独句成段,一方面突出了这两个日子的不平凡,表明了“两弹”爆炸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强调了邓稼先在我国国防自卫武器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细读感悟3.第四部分不是直接写邓稼先光辉事迹的,可否删掉?不可以。原因:①第四部分重点交代了中国原子弹工程是中国人自主设计并制造出来的,这就是从侧面表现出邓稼先的贡献之大,显得有很有更有力度。②本文的写作目的不仅仅是介绍邓稼先的光辉事迹,更需要从中华传统文化、科学精神、朋友情谊等角度介绍邓稼先、怀念邓稼先,所以这一部分并不多余。
细读感悟4.文章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①渲染了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瑟的氛围,表明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恶劣、艰辛;②作者含蓄的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艰苦的战役,而科学家们工作的地方就是不见硝烟的战场,从而表现了邓稼先的坚忍不拔;③这样写也把读者引入中国历史的深处,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
细读感悟5.作者,为什么将奥本海默与邓稼先进行对比?作者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对比,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进而自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细读感悟6.结尾处,又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期时代的一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引用“五四”时期的一首歌作为邓稼先一生的写照,邓稼先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男儿”,赞扬了邓稼先为国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再次充满深意的将邓稼先与民族历史的转变联系起来,并且呼应第一部分。
品味语言1.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课件.pptx
- 第01课--邓稼先(教学课件)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pptx
- 第1课《邓稼先》课件(共22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件(共52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 第6课《老山界》课件(共27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 第8课《土地的誓言》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 第18课《紫藤萝瀑布》课件(49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pptx
-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课《邓稼先》教学ppt课件(共28ppt).pptx
-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课《邓稼先》优秀ppt课件(28张).pptx
-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课《说和做》课件(共46张PPT).pptx
-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课件(共25张PPT).pptx
-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8课《土地的誓言》优秀ppt课件(共23张).pptx
-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9课《木兰诗》课件(34张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