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驻马店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质量监测高二历史试题

本试题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姓名、准考证号与考生本人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一致。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黑色水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齐国人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探矿经验。《管子·地数》记载,“上有丹沙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者,下有铁”。由此可以推断()

A.齐国金属冶炼业较为发达

B.“工商食官”局面已经被打破

C.战国时期冶炼业开始兴起

D.经济发展适应兼并战争需要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齐国人民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找矿经验和采矿技术”,说明其对各类金属矿的分布等情况有深入了解,而这往往是基于长期的金属开采和冶炼实践,由此可以推断出齐国金属冶炼业较为发达,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齐国的工商业经营模式,无法得出“工商食官”局面是否被打破的结论,排除B项;仅从《管子?地数》的记载不能确定冶炼业就是从战国时期开始兴起的,可能在更早时期就已经存在,该选项缺乏足够依据,排除C项;材料只是提到了齐国的探矿经验,没有涉及经济发展与兼并战争的关系,无法得出这一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

2.散见于《语书》和《秦律十八种》的秦墓竹简,明确要求行文的事务包括畜牧业、农业、手工业、市场交易、职官管理等共计11类。这些简文中多明确了具体需要上报的事项,且从中可知,并非所有事由(务)都是有行文必要的。这()

A.说明秦代文书管理制度严密

B.反映秦代治理体系的完善

C.体现秦代法律条文十分繁琐

D.助推秦代行政效率的提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次题干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代中国。根据材料中竹简记载信息,明确要求行文的事务11类,并明确具体需要上报的事项,且并非所有事由都要行文。这反映了秦代重视文书行政制度,有利于提高事物处理的行政效率,D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文书管理制度完善的结论,排除A项;受时代局限性,秦代的治理体系并不完善,排除B项;从秦律的分类来看,秦代的法律条文并不繁琐,排除C项。故选D项。

3.北魏政权一方面让广大农民相对平均地占有耕地,另一方面给鲜卑贵族和各级官吏以数量不等的土地,充分体现了“地力人财,皆待制度而均也;尊卑贵贱,皆待制度而别也”。正如李剑农所论:“魏之均田制,名均而实不均也。”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均田制大大缓和了民族矛盾

B.均田制与传统等级社会契合

C.均田制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

D.均田制缓解了政府财政困难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从材料信息可知,北魏实行均田制,一方面让广大农民相对平均地占有耕地,另一方面给鲜卑贵族和各级官吏以数量不等的土地,魏廷的官吏与鲜卑族众通过均田制中各种“不均”的规定而获得了多分土地的好处,又使贫者有相当的耕作之地,负担国家的基本课税,这契合了传统等级社会,B项正确;均田制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与缓和民族矛盾无关,排除A项;均田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但未有效抑制,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均田制对国家财政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4.唐代六品以下县官的考课标准,在“四善”“二十七最”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特殊要求,如“劝课农田能使丰殖”“殊功异行,灾蝗祥瑞,户口赋役增减,盗贼多少”“界内丰稔,清勤著称,赋役均平”等。由此可知,唐代六品以下县官的考课制度()

A.兼顾了官员的德能政绩

B.提高了官员的施政能力

C.提供了后世借鉴的范本

D.推动了监察制度的完善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代六品以下县官的考课标准,在“四善”“二十七最”的基础上,增加了县官在农业生产、治理地方事务(如户口管理、赋役征收、治安等)方面的政绩,说明考课制度兼顾了德能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5****92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