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浙江省温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B卷)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

浙江省温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B卷)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密★考试结束前

2024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市高二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

历史试题(B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

1.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3.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卷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一)(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表为我国新石器时期遗址出土的碳化稻统计表(部分),表中的考古发现()

出土地点

出土物

湖南岳阳坟山堡

稻谷

浙江余姚河姆渡

稻谷

上海青浦崧泽

稻米

A.可用于探究稻作农业的分布 B.说明长江下游为水稻发源地

C.实证了北粟南稻的种植结构 D.突显了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期(中国)。表格中展示了湖南岳阳、浙江余姚、上海青浦等地都有碳化稻出土,这些地点处于不同的区域,通过这些考古发现可以了解到新石器时期稻作农业在这些地区的分布情况,为探究稻作农业的分布范围、分布特点等提供了实物依据,A项正确;虽然浙江余姚、上海青浦属于长江下游地区,但湖南岳阳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长江下游,且仅凭这几个地点就认定长江下游是水稻发源地过于片面,排除B项;表格中只展示了碳化稻的出土情况,没有关于北方粟以及其他北方农作物的相关考古发现与之对比,无法体现“北粟南稻”的种植结构,排除C项;这些碳化稻的出土主要是与农业种植相关的信息,主要能反映稻作农业方面的情况,与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关联性不大。排除D项。故选A项。

2.《史记·货殖列传》载“太公望封于营丘(临淄),地潟卤(盐地,不适宜耕种),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通商)鱼盐,则人物归之。”这反映了()

A.临淄因经济发达成为城市 B.重农抑商政策确立

C.因地制宜推动城市发展 D.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到西汉(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营丘(临淄)土地是盐地不适宜耕种,人口少,太公望于是鼓励妇女纺织,发展手工业,同时通商鱼盐,这是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来促进当地的发展,推动城市发展,C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太公望根据营丘(临淄)的地理条件采取相应措施来发展,并非是说临淄已经因经济发达成为城市,而是在说明其发展的原因和过程,排除A项;重农抑商政策是在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才正式确立,与材料中太公望所处的时期不符,且材料中太公望是鼓励发展工商业等,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排除B项;工商业市镇兴起主要是在明清时期,与材料所反映的时期相差甚远,排除D项。故选C项。

3.《明会典》载洪武三年“诏户部籍天下户口,及置户帖。各书户之乡贯丁口、名、岁,以字号编为勘合,用半印钤印。籍藏于部、帖给于民。令有司点闸比对,有不合者,发充军”。据此可知明朝()

A.开大规模编排民户之先河 B.高度重视户籍编制与管理

C.户籍的财政功能大为削弱 D.沿袭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题干“诏户部籍天下户口,及置户帖。各书户之乡贯丁口、名、岁,以字号编为勘合,用半印钤印。籍藏于部、帖给于民。令有司点闸比对,有不合者,发充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有专门的官员管理户籍,户籍登记出现问题,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可见,高度重视户籍编制与管理,B项正确;战国时期,开大规模编排民户之先河,排除A项;材料侧重于户籍薄的编订,未涉及其财政功能,排除C项;明朝沿袭了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为军、民、匠三类,但材料并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B项。

4.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官员的考核,唐代出现吏部考功司:宋代设不同机构考核不同类别官吏;明清考核由吏部负责,都察院协同,六科给事中监督,徇私者连坐处分。据此可知()

A.考核与监察结合保障公平 B.考核制度走向严密与完善

C.分类考核是最有效的方式 D.考核部门成为皇帝的耳目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古代官员的考核不仅有专门的考核机构主持,还有监察等部门的参与,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这说明古代考核制度走向严密与完善。B项正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5****92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