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TCVMA-规模化牛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防控与净化技术规范.pdf

TCVMA-规模化牛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防控与净化技术规范.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11.220

CCSB41

团体标准

T/CVMAXXXXX—202X

规模化牛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防控与净化

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ofprevention,controlanderadicationoninfectiousbovine

rhinotracheitisforlarge-scalecattlefarm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国兽医协会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农业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兽医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引言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bovinerhinotracheitis,IBR)是家养牛和野牛的一种病毒性

传染病,病原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bovinerhinotracheitisvirus,IBRV),学名

为牛疱疹病毒Ⅰ型(Bovineherpesvirustype1,BHV-1)。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世界动物

卫生组织(WOAH)将其列为牛的法定报告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该疾病的特

征是上呼吸道临床体征,如(黏液)化脓性鼻腔分泌物、口鼻充血(红鼻子病)和结膜炎。

一般疾病的症状是发烧、沉郁、食欲不振、流产和产奶量下降。该病毒还可感染生殖道,引

起传染性脓疱性外阴阴道炎(Infectiouspustularvulvovaginitis,IPV)和公牛的包皮龟头炎。尸

检显示患有鼻炎、喉炎和气管炎。该病死亡率较低,感染牛多呈亚临床经过,往往由于细菌

继发感染导致更为严重的呼吸道疾病。

病毒可以从急性感染期采集的有呼吸道体征、外阴阴道炎母牛或包皮龟头炎公牛的鼻或

生殖器拭子中分离出来。在严重情况下,可以从死后收集的各种器官中分离出来。感染后,

BHV-1可能在被感染的动物体内持续潜伏在感觉神经元中,如在三叉神经节或骶神经节中。病

毒可以被重新激活,这导致排毒而不表现临床疾病。由于这种潜伏现象,抗体阳性的动物被

归类为感染BHV-1(除了两个例外:由接种灭活疫苗或初乳抗体引起的血清学反应)。

本标准参考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陆生动物诊断试验和疫苗手册》2018年官方

网站在线版中,关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Chapter3.4.11的内容。

规模化牛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防控与净化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化牛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防控和净化的术语和定义、生物安全管理、

防控净化技术、防控效果监测以及防控净化标准和综合判定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规模化牛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预防、控制和净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本文件。

GB/T27981-20116.1.5采集组织样本

GB/T27981-20117实时荧光PCR检测

NY/T575-2019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NY/T1952-20104.4疫苗接种

3术语和定义

3.1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BovineRhinotracheitis,IBR)

二类动物疫病,又

文档评论(0)

pvg-sh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