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共31张PPT)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共31张PPT)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课堂导入

汉阳陵是西汉景帝刘启与王皇后同茔异

穴的合葬陵园。与秦始皇兵马俑冷酷的脸部表情相比,汉阳陵的陶俑个个面带微笑。这也许是“文景之治”时期太平盛世的“幸

福”,被深深刻画到陶俑的面孔上。;

西汉的建立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思考:西汉初年,交到统治者手中的是一个怎样的国家?汉初统治者是

如何恢复经济的?效果如何?“文景之治”的出现给我们什么启示。

民失作业、而大饥……江言之袒丘比山江立早产

文景之治首先表现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上。文帝多次颁布诏令,劝课农桑,

鼓励发展生产。把田租由高祖时的什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第二年又全免田

租。直到景帝时才恢复了三十税一。文帝还把算赋(人头税)由原来的每人每

年120钱减为40钱,把原来丁壮每年服徭役一月改为三年服徭役一月。

文景之治的另一方面是政治比较清明。文帝鼓励大臣进谏议政。廷尉张

释之多次依据法律顶撞皇帝,文帝不以为忤,反而能够始终委以重任。文帝

废除了以言论治罪的“诽谤妖言法”和株连家族的“相坐法”,还废除了摧

残肢体的肉刑制度。用法宽简,在历史上是少有的。;

郡国并行--兼采周奏之制

汉初为什么实行郡国并行制?

(1)吸取亡秦孤立之败的教训;

(2)东方六国旧地分封置王的观念传统深厚,从俗而治,有助于巩固新生的政权;

(3)壮大自己势力,安抚宗室和功臣的工具;

(4)确保刘氏天下和皇位传承的稳固。;

同时期还存在土地兼并严重、丞相权重、

富商大贾威胁国家利益和匈奴边患问题。这说明汉初黄老无为思想已经远远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汉武帝是如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问题而巩固大一统,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的?。;

王国问题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王国势力

配套措施:“左官律”;“附益法”;“酎金夺爵”;“私出界罪”

左官律:汉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官吏在诸侯国任职为“左官”,受政治歧视,诸侯犯罪左官依《左官律》连作,旨在孤立诸侯王。

附益法:严禁朝廷大臣交结诸侯,帮助其获得不正当的利益,或者自己受贿,为附益,重者至于弃市。

酎金夺爵:酎金,是汉朝祭祀宗庙祖先时,由地方诸侯所进献的黄金。汉武帝以各地诸侯所进献的黄金成色不好、斤两不足为借口,褫夺了106人的爵位,是当时列侯数量的一半。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割据

的局面。;

但有才能的官员,入宫侍从左右,参与决策,

形成一个称为“中朝”或“内朝”的小团体,

丞相为首的原有政务机关则相对称为“外朝”。皇帝通过中朝更方便地实施统治,中朝则恃皇帝之宠凌驾外朝,君主的权力因而也明显地加强了。;

③选官制度--察举制(加强中央集权,收人事权)

察举制始于汉文帝,但是在武帝以前,并不是常制。察举制以“孝”

和“廉”为标准,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进行考察,选取合适的人才推荐给

上级或中央,最后经考核再任命。

察举制让个人的社会背景、家庭出身不再是选拔任用官员的唯一依据,

有利于招徕各类人才,提高官员质量。任免权由中央掌握,加强中央集权。

后期弊端日益严重,地方官员往往推荐名门望族的子弟,而不问学识

品格,被察举者名不副实。;

⑤促进地方监察加强中央集权--刺史制度

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

察区,称为十三州部。每州部

设刺史一人,分别监察若干郡

国。

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

年终赴京奏事。其监察工作以

诏书规定的“六条问事”为范

围,一方面弹压不法豪强,另

一方面纠举违法、腐败的地方

官。

刺史品秩仅600石但因代

表中央,故能以卑临尊,监察

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

《汉书·地理志》载:“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境,南置交趾,北置朔方之州,兼徐、梁、幽,并夏、周之制,改雍曰凉,改梁曰益,凡十三部,置刺史。”武帝置十三部刺史在元封五年,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叫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这六条详细规定了刺史监察的范围,其中一条是督察强宗豪右,五条是督察郡国守

相。……刺史由丞相派属员分任,秩六百石,但出刺时代表朝廷,故“位卑而权重”。十三部刺史的设立,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政治上:起用儒生参与国家大政----儒学开始成为任官授爵的标准

①教科书:儒家经典“五经”--教育为儒学所垄断

中央:设太学,考试合格做官--打破陈规

③教育机构

地方:郡县设立学校--儒学在民间开始独尊;

结合下面材料及教材内容,分析汉武帝尊崇儒术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一:思想的统一促进了政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