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件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pptx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件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毛主席纪念堂

西交民巷东交民巷;

就现代民主政治而言,共和是在自由、平等、民主和法治等现代政治理念基础上的共和,在法治国家就表现为宪政,所以也称之为“宪政共和”。;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政治制度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程标准:

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治道路

发展的独特性。;

破坏共和

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

1912-1928.61928.12-1949.4;

壹走向共和(1912-1949)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贰探索共和(1921-1949)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叁特色共和(1949—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

走向共和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912-1949;

任务一:民国时期的政治为什么无法实现共和?

问题1:

阅读教材第一目,梳理民国不同时期为实现民主共和做出了哪些尝试?结果如何?

问题2:

如何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制度建设?

问题3:

北洋政府时期实行政党政治为什么不能成功?

问题4:

国民党政权为什么逃脱不了崩溃的命运?;

问题1:

阅读教材第一目,梳理民国不同时期为实现民主共和采取了哪些举措?结果如何?;

问题2: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为例,认识南京临时政府的制度建设。

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摘自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党人是如何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的,这种尝试有怎样的历史意义?(《世纪金榜》P18“史料探究”)

内容:明确主权在民和自由民平等的原则;

确立三权分立的权力制衡原则;

实行责任内阁制等。

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推动中国民主化进程。;

问题2:以《临时约法》的颁布为例,认识南京临时政府的制度建???。

材料二:在总统之外复设总理,是为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的标志。但规定的责任内阁制并不完备,其要害在于,未能确定总统府与国务院孰为最高行政中枢。由于总统府和国务院都被赋予了相当的行政权,而《临时约法》又“并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于是导致了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二元化政体格局。……从民初政治的实践上看,斯时真可谓政争不断。

——杨天宏《论临时约法对民国政体的设计规划》;

党派名称;

政党社团……仅1912年间,大小各种政党团体就曾出现300多

个。……各个政党纷纷采取公开发表演说的方式开展竞选活动,使得政治性的演讲、报告会一时蔚然成风。

——郑炳凯《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参与变化的实证研究》

民国初年,这些政党进行着无穷无尽的党争,不会受到制度上的有

效监督。每当召开国会期间,那些议员们前呼后拥地先住到甲党招待所,得到各种好处与红包,承诺投该党的票,然后再到乙党招待所住下,同

样再得到好处费,并答应投该党的票。

——萧功秦《第二次选择:辛亥革命后的多党议会民主》;

问题3:

根据材料和所学,概括北洋政府时期实行政党政治为什么不能成功?;

孙中山“革命程序”论

“军政”时期:从1924年国民党一大到1928年北伐成功。早期是指在国民党的领导

下,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后指通过武装革命彻底打倒军阀,实现国家统一和独立。

“训政”时期:从1928年国民党完成形式上统一到1948年国民政府改组为总统府。以“军政”统一全国后,需要在国民党的领导下,以“训政”开启民智,培养民众的民主意识。届时要实行约法,由政府派出经过训练、考试合格的人员,到各县筹备地方自治,并对人民进行使用民权和承担义务的训练。

“宪政”时期:1948年国民政府改组为总统府以后。孙中山认为,凡一省之内全部的县已实行自治,就可结束训政,开始宪政阶段,还政于民。;

1、国民党的“训政”(1948-1949)

孙中山的理想国民党的现实

在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付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和监察五权,由国民党政府独揽执行。

--《国民政府建国大纲(192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