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x

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太原留守李渊趁机起兵,南下占据关中。隋炀

帝被杀后,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随后陆续消灭了各支起义;

年号;

说一说材料中叙述了怎样的社会状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至贞观三年,关中丰熟……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

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

囹圄(lingyǔ)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jT)粮,取给于路。

——《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一:“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贞观政要》

材料二:唐太宗曾问魏征什么是明君,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征还经常劝诫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骄戒奢。唐太宗晚年倦怠政事,贪图享受,魏征又上书希

望太宗能善始善终。;

材料三: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奉养君主),犹割股(大腿)以啖腹(填饱肚子),腹饱而身毙……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材料:唐太宗在选拔和任用人才上,能够用人为贤,不拘一格。他说:“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他的大臣和将领,有着不同的出身和背景,有的以前是农民起义的将领,有的曾效力于他的政敌。

如:敢于直谏的魏征、善谋略的房玄龄、敢决断的杜如晦;;

皇帝

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

审核政令执行政令起草政令

礼乐

文教;

据史书记载,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

的才29人,几乎达到了集权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罚。;

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

的范围和人数。常设的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比隋代有所增加。考试科目以明经、进士二科最重要。进士科在隋朝仅试策论,即对时事政治的看法。贞观八年加试经史。;

⑦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尤为重视对地方官的考核。

⑧关注民间疾苦,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⑨发兵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公元630年(贞观四年),李世民

令李靖出师塞北,灭亡东突厥。;

(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

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米斗不过三四钱,

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

①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尤其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②要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

③要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他在位期间,注意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重视人才,关心民生,注重生产,开启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但唐太宗晚年昏庸,追求长生、大兴土木等。

总体来说,唐太宗文治武功,是一位明君,对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课后活动

2.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于乾陵①,墓前树立有两块碑,一块是唐高宗碑,由武则天亲自题写碑文,盛赞他的功绩;另一块是武则天碑,却不著一字,被称为

“无字碑”。

想一想:为什么武则天的碑上没有碑文?

她与唐朝的兴盛有什么关系?;

o●因她“美容止”被召入宫封才人。太宗驾

崩后,25岁依例无子者入感业寺为尼。

●被唐高宗接回宫,封昭仪。

●立为皇后,之后在高宗支持下参与朝政。

●高宗病逝,武则天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相继废黜中宗、睿宗皇位。

o●690年,改国号为周,以洛阳为都城,

史称“武周”

●705年,退位,同年去世。以皇后身份与高宗合葬于乾陵。;

武则天临朝称制,激起失意官僚和李唐宗室多

次起兵反抗。各地水早频仍,大规模复垦又引起

水土流失而生河患,加之均田制破坏、赋役剥削

加重,农民离乡背井,逃户问题日益严重。

——张岂之主纵《中国历史新编·古代史》(下册);

(1)治国措施

材料1:武则天……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都赶出了朝廷……标志

着关陇集团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①政治上:打击敌对官僚贵族

殿试: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由

皇帝亲自命题并主持之考试材料2:唐武则天始开殿试,

至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创立殿试制度。武则天开创武举,由兵部主持武举考试,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

②文化上: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和武举,亲自面试考生,;

她先后任用的宰相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