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我国诉讼标的识别理论的诉讼法说现状及问题分析综述
目录
TOC\o1-2\h\u18268我国诉讼标的识别理论的诉讼法说现状及问题分析综述 1
27899(一)立法研究现状及问题 1
21432(二)司法现状及问题 3
12198(三)理论研究现状及问题 6
诉讼标的识别理论由于影响着民事诉讼领域的各个环节、连接着民事诉讼领域各个重要概念,是连接民事实体法和民事程序法的重要桥梁,因此历来就是各种理论研究和立法实践绕不开的问题,也是贯通民事诉讼理论,构建整个民事诉讼体系的核心。诉讼标的识别理论的诉讼法说是在诉讼标的识别理论的实体法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总结了实体法说的缺陷,力图使诉讼标的识别理论更具逻辑性和实用性,因此被我国研究诉讼识别理论的学者给予高度的重视。然而,纵览我国的立法、司法和理论研究现状,我国的诉讼标的识别理论的诉讼法说仍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立法研究现状及问题
《民事诉讼法》中共提及“诉讼标的”九次。其中,第五十五条和第五十七条指出了诉讼标的在共同诉讼界定中的作用;第五十九条指出了诉讼标的对于界定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之诉的作用;第二百七十二条则是指代诉讼标的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中共提及“诉讼标的”十次。大多都是借指诉讼标的额或诉讼标的物。第二百三十三条指出了诉讼标的在反诉中作用;第二百四十七条指出了诉讼标的相同是判断是否构成重复诉讼的标准之一。综合以上梳理,可以看出我国立法上对于诉讼标的识别理论的诉讼法说存在以下问题:
未明确诉讼标的的含义
从以上梳理可以看出,诉讼标的的概念关乎共同诉讼、重复诉讼等重要的民事诉讼立法。而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只是对诉讼标的对于民事诉讼的作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或将其与诉讼请求、诉讼标的额、诉讼标的物等概念连接起来,而对于理论界一直争论的这一重要概念本身竟然未加界定。如此模糊的立法也就难免会导致理论界和实务界频繁争论。
未明确诉讼标的相同的识别标准
在上述法条中,《民诉解释》第二百四十七条是极其重要的法条,此条规定了是否构成重复诉讼的标准,也体现“一事不再理”的重要民事诉讼原则。而诉讼标的是否相同是是否构成重复诉讼的重要标准之一。诉讼标的这一概念本身就含有极大的抽象性,在立法未对诉讼标的概念进行释明的同时,对于这一概念的运用——诉讼标的相同的标准也无阐释。在对此界定不清的情况下,将诉讼标的的概念直接用于立法,会导致法律的抽象性和不确定性增加,同案不同判的情况也会因为对诉讼标的概念的不同解释而频繁出现。
实质从逻辑上否定了诉讼标的概念和诉讼请求概念的同一性
从《民诉解释》第二百四十七条中来看,本条规定了是否构成重复诉讼的三条标准,其中第二项为后诉与前诉的诉讼标的相同;第三项为后诉与前诉的诉讼请求相同,或者后诉的诉讼请求实质上否定前诉裁判结果。这两项的规定就从实质上否定了诉讼标的概念和诉讼请求概念的同一性。因为基于立法上简明扼要的要求,本条的三条标准一定是没有重合也没有矛盾的,如果诉讼标的等于诉讼请求,那么本条的第二项和第三项的内容则基本相同,如此有悖立法简明扼要的要求。因此这一条从逻辑上就否定了诉讼标的等于诉讼请求的观点。而这一观点可能与诉讼法说的理论相悖,因为在诉讼法说的框架下,无论是一分肢说还是二分肢说,或是其他的新学说,都承认诉的声明,即诉讼请求,是诉讼标的识别的重要标准之一。而这一立法就给如何在中国的民事诉讼立法环境下讨论诉讼标的识别的诉讼法说出了个难题。
司法现状及问题
正如笔者在前文的论述,对诉讼标的的模糊立法可能会导致法律适用的混乱。笔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检索了相关司法案例,关于诉讼标的的司法案例为数众多,无法做完整的定量分析,因此笔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随机选取了2019-2021年的有关诉讼标的识别的案例,每个年度各抽取了30篇,共计90篇案例,并将浏览结果制成图表,进行样本的定量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
分析结果呈现
图SEQ图\*ARABIC1采各学说判决数量统计
图SEQ图\*ARABIC2样本判决采各学说比例统计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所有的共计90篇裁判文书中,采实体法说的判决共计49篇,占54.4%。采诉讼法说的判决共计18篇,占20.0%,采新实体法说仅1篇,占1.1%。其他学说共计23篇,占26%。而其他学说涵盖甚广,包括案由说、诉讼标的物说、事实理由说。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从采取诉讼法说的年份上来看,结合图3,在采诉讼法说的18篇判决中,2019年的判决有8篇,2020年和2021年各5篇,可以看出诉讼法说在司法实践理论并没有得到法官的青睐,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适用的判决有一定的减少。
图SEQ图\*ARABIC3采诉讼法说法说的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纺织厂污水处理工艺比较分析》1000字.docx
- 2025《古井贡酒的战略分析》1100字.docx
- 2025《会计政策变更的内涵及其手段分析》1900字.docx
- 2025《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1700字.docx
- 2025《汽车诊断技术的基本方法分析》1600字.docx
- 2025《技术性贸易壁垒概述及影响分析》1400字.docx
- 2025《民法典》与《担保制度解释》相关规定的理解与适用分析1400字.doc
- 2025《养老地产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300字.docx
- 2025《法制教育融合生活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300字.docx
- 2025《促进云南咖啡出口美国的对策与建议分析》2000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