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8木兰诗
教案A
教学目标
1.了解与《木兰诗》有关的文学常识;
2.反复朗读诗歌,理清故事的基本脉络,体会诗歌的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
情味;
3.把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感受人物的魅力;
4.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
彩的特点;掌握“互文”“复沓”“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诗歌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
2.把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感受人物的魅力。
教学难点
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
朗读法、复述法、质疑探究法。
教学准备
配乐朗读音频、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巾帼不让须眉”这句古语吧?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好
女子,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立下赫赫战功。她的事迹被老百姓编成民歌广为传唱。她
的名字叫木兰。现在我们就从这首流传于世的北朝民歌《木兰诗》中感受一下“巾帼不
让须眉”的气魄吧!
二、作者简介
《木兰诗》,北朝乐府民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一首优美的叙
事诗,又称《木兰辞》。它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我国乐府诗的“双璧”。
0
三、文本链接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集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
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后来“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
为诗体。其中既有文人诗歌,又有民间诗歌,亦即凡是合过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称为
“乐府”。
四、整体感知
1.听配乐朗读音频。让学生边听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并注意节奏的变化。
2.解决生字词,重点注意几个问题:
“十二转”的“转”应读“zhuǎn”。古代指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
高的勋级。
“旧时裳”的“裳”读“chánɡ”,古代指下身穿的衣裙,男女都穿。
要注意理解在这首诗里出现的互文修辞句。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
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3.学生齐读全诗。
4.教师逐段指导学生朗读。
第一节是对情景的描述,读开头两句语调要柔缓,第三、四句则要带疑虑和关切的
语气,声音可以略微提高,读到“叹息”再轻缓下来。
第二节开头两句是问句的形式。读“何所思”“何所忆”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答句
中的两个“无”字应重读表强调,语气要与后面的句子衔接。“见军帖”“大点
兵”“十二卷”“卷卷”都要重读,以说明战争的规模和紧迫,“阿爷无大儿,木兰无
长兄”写木兰所思所虑,这里可以略作停顿,然后用坚定的语气读“愿为市鞍马,从此
替爷征”。在“从此”之后又可以有稍许顿息,“此”字拖长一点,把“替爷征”三个
字读得沉着有力,以表现木兰替父从军的决心。
第三节前四句节奏要读得比较紧凑,以渲染木兰在匆促地准备行装,“骏马”“鞍
鞯”“辔头”“长鞭”应突出强调,使听者能想象出木兰整装待发的英姿。以下八句写
木兰奔赴前线、穿山越水的情景,前四句要读得委婉,放轻音量,以表现木兰对亲人的
思念;后四句写木兰已经到了能听到敌人战马嘶鸣的地方了,因此要读得刚毅,音量适
当放大,以表现她的战斗豪情。
第四节概写木兰十年征战生活,语言凝练而夸张,朗读时抑扬顿挫要鲜明,节奏要
慢。“赴”“度”“飞”要读得富有动态,语调要昂扬。读“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语气要相对滞重,节奏放慢,以表现木兰经历着战场艰苦环境的磨炼。读“将军百战死”
语词略抑;“壮士十年归”,读时语调要扬起来,以渲染出军队凯旋的气氛。
第五节前四句要读出天子给予木兰很高的奖赏和荣耀。“十二转”“百千强”要重
读。从“木兰不用尚书郎”到节末木兰对天子“问所欲”的回答,读时语调要平稳。“还
故乡”三字中间要顿开,音调要放在同一高度上,以便把木兰不卑不亢、不慕富贵荣华
的品质和思念家乡的心情表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