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生产丶交换丶市场.pdfVIP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产、交换、市场

作者:傅衣凌

在研究明清社会经济史时,有值得注意的新事物,即人口的急剧增长与资本

主义萌芽的出现,这都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知道人

口的增长在一定程度内会促进生产的集约化和细分化,是以明清时代的工农业生

产出现了新现象,它促进了商品粮与经济作物种植的普及,同时,也发展了农业

加工和动力原料的开采和制造。

明清始终是一个封建社会,它的生产中心仍然是以农业为主的,农民是这时

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由于明清时代已处于封建社会的后期,这时的农业生产

不仅在于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有一部分系为满足工业生产原料和市场的需要而

生产的。所以这时农业生产是多种多样的。据《天工开物》的记载。当时天下的

主食为稻、麦。它说:“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而来(小麦)、牟(大麦)、

黍、稷居什三”。又云:“燕、泰、晋、豫、齐、鲁诸道,烝民粒食,小麦居半,

而黍、稷、稻、粱仅居半;西极川、云,东至闽、浙、吴、楚腹焉,方长六千里

中,种小麦者二十分而一,……而饔飧不及焉。种余麦昔五十分而一,闾阎作苦,

以充朝膳”。以上推定是否正确,固有待考究,但在明代主食生产只有一个很大

的变化,即高粱、玉蜀黍、蕃薯等新品种开始普及,这对于养活明清以来大量增

长的人口有一定的意义。特别是十四、五世纪前后的湖广地区已成为天下的谷仓,

故有“湖广熟、天下足”这谚语的出现,到了清代,台湾以及东北的粮食生产也

发展很快,福建的军糈民食有一部分仰给于台运。粮食生产以外,也有为满足衣

着生产的棉、麻、苧等,还有染料蓝靛、红花等等以及其他手工业的生产原料。

其著者,则蚕桑的栽育几遍天下,江浙、四川则为著名产地,还有柘叶,山东、

贵州、四川均有种植。特别是棉花种植的普及,种遍天下是明清时代的一件大事,

“有木棉、草棉两者,花有白紫二色,种者白居十九,紫居十一”①。又有“江

花出楚中,……北花出畿辅、山东,……浙花出余姚”②诸称。棉花种植普及的

原因,自然由于商品生产的发达所刺激而成的。江苏的棉花种植,即和当时商人

的大量贩运有关。“自上海、练川(嘉定县练祁塘)以运及吾州(太仓州),岗身高

仰,合于土宜。隆、万中(1567年——1619年),闽商大至,州赖以饶”③。浙

江的余姚亦然,“姚邑之北乡濒海,沿海百四十余里,皆植木棉。每至秋收,贾

集如云,东通闽粤,西达吴楚,其息岁以百万计,邑民资是以生者,十之六七”

④。山东兖州府的郸城,“土宜木棉,贾人转鬻于江南,为市肆焉。五谷之利,

不及其半矣”⑤。就是这些地方棉花的种植,完全为满足市场的需要,二是出于

政府财政的需要,以绵布、绵花折算米、麦来纳税的。洪武九年(1376年)夏四

月己丑云:“绵苧布一匹,折米六斗,麦七斗”。又洪武三十年(1397年)冬十月

癸未条:“绵布一匹折一石,……绵花一斤折米二斗”⑥。三则是政府和地方官

的鼓励。明初“下令,凡农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

————————————————

①宋应星:《天工开物》。

②徐光启;《农政全书》。

②吴伟业:《梅林家藏稿》卷10,木棉咏井序。

④光绪《余姚县志》卷26,物产。

⑤万历《兖州府志》卷4,风土志。

⑨《明太祖实录》卷255。

棉各半亩,十亩以上者倍之,其田多者,率以是为差。有司亲临督勤情,不如令

者有罚”①.这种不问地方具体条件,一律种植棉花,虽然做到自给,然却妨害

了集中,这也影响到棉布业生产长期停留于家内工业的阶段。至于麻、苧的生产,

亦极普遍。随着纺织业的发展,染料作物的种植也兴盛起来。所以当时各地山区

遍布有种植菁、靛的菁民、蓝徒、靛客,他们的产品称为山货,是农家的一项重

大收入。此外,还有烟、芋、蔗等作物,亦为明清的新兴行业。其他如果树、花

草、药材、茶、油料作物以及林木等等,也都因地制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

业品种和数量的增长,这就促进农产品加工和手工业的繁荣。江南《无为州志》

纪云:

明志云:白土丝,郡所出也,畜养缫绎去涮与甚。木棉山乡种艺颇多,民贫不暇

自谋,率货之外商。麻园种亦夥。红蓝、青蓝、白蜡、黄蜡及白蜜诸品,时亦

有焉。酒则有蜜淋离、秋露白豆酒、蜡酒、廛井醪常耳.以豆作乳,柔适胜

濁飡

他境。顷来邻江居山三民,类能榨造油纸,油以芝

文档评论(0)

138****86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