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1.2 《与妻书》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11.2 《与妻书》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与妻书;24岁,是人生中最风华正茂的时候。24岁的年轻人,在今天的社会中国,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启,前面充满着无限的可能。

然而,在一百多前的中国,一群年轻人为了另一群年轻人,为了另一群年幼的孩子,为了另一群年长的老者能有幸福的生活,而结束了他们的生命。;裴多菲有一首诗写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面临爱情和事业的选择,我们应该选择哪一边呢?今天我们来看看革命烈士林觉民在《与妻书》里是怎么选择的。;;作者简介;林觉民(1887-1911),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字意洞,福建闽侯(今福州)人。林觉民阅读了大量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书刊,确立了“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的思想。他曾留学日本庆应大学,在那里加入了同盟会。写了一些宣传革命思想的论文及小说。后在“黄花岗起义”中壮烈牺牲,时年仅二十五岁。写有小说《莫那国之犯人》,翻译了《六国宪法论》。;1911年,林觉民受同盟会派遣回国,联络革命党人,筹集经费,招募义士去广州起义。他依依不舍地告别家人,率领第一批义士赶赴香港。广州起义(又称黄花岗起义)的前三天,林觉民与战友在香港住宿,待战友们入睡后,他想到自己的妻儿,他和妻子虽然是包办婚姻,但两人感情深厚、琴瑟和鸣,对于即将到来的生死未卜,林觉民在一块方巾上给妻子陈意映写下了这封最后的家书。在写《与妻书》的同时,林觉民还给他父亲写了一封不到40字的信。起义失败后,有人秘密地将这两封信在半夜里塞进了林觉民家门缝里,第二天清晨家人才发现这两封信。;清代末年,清政府政治腐败,国势衰弱,面对列强的侵略采取了屈辱投降的办法,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对人们则更加残酷地压榨剥削,因而激起民众强烈的反抗。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政治纲领。在我国南方,先后发动了十几次武装起义,意在推翻清政府统治。1910年11月,孙中山决定在广州再发动一次规模更大的起义。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准备,1911年4月23日,起义总指挥黄兴由香港秘密来到广州,部署起义。但由于准备不够充分和革命党人叛变,起义失败。;作者简介;林觉民一家;这封信是林觉民在广州起义前三天,以必死的决心给妻子陈意映写的一封“绝笔书”。字里行间,既有对妻子至真至诚的纯洁爱情,又有决意为国赴难的爱国情怀,内容感人,广为传诵。《与妻书》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课文赏析;如晤(wù)婉解(wǎn)双栖(qī)

嗟夫(jiē)虐民(nüè)使之肖我(xiào)

依依旁汝(bànɡ);第一段;“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赏析语句,分析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第二段;用“司马青衫”的典故,表达对“天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用“太上之忘情”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关心民众的痛苦,无法做到不动感情。

用“老吾老”“幼吾幼”的典故,表示自己要把爱妻子的感情推广到爱“天下人”,为了“天下人”的幸福,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在作者看来,个人的幸福与天下人的幸福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

?

林觉民极其疼爱自己的妻子,正是这种感情的升华,才使他“勇于就死”。正因为自己享受了爱情、家庭的幸福,所以希望“天下人”也能享受幸福。“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甘愿牺牲自己小家庭之幸福。;第三、四段;三忆;作者对夫妻恩爱生活的回忆,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第五段;1、描写触目惊心的衰乱景象,有什么作用?;说“就死”?;第六段;此处提出“一嘱”“三愿”,请列出,并说说表现出何种感情?;第七、八段;写作思路

第一部分(1):说明与妻书的原因和心情:

“与汝永别”,“忍悲为汝言之”。

第二部分(2-4):阐述“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

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情感。

第三部分(5-8):再诉“吾至爱汝”的衷情以及“吾不

能舍汝”的永别的哀痛。;爱;小结:;拓展学习;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想一想,这篇绝笔为什么感人?

钟叔河序叶绍袁《甲行日注》云:“大凡真能爱国家、爱民族,真能为国家民族作出一点牺牲,而不是专门讲大话唱高调的人,于家庭骨肉之间,亦必有真感情、真爱心,我不相信刻薄寡恩的人,能够有民胞物与的胸怀,有对国家民族的真正责任感。”这番话,验之于林觉民之信之死是非常深刻的,也道出了本文感人至深的原因。文章第三段,作者以深情的笔墨记叙了几件往事,表达了对妻子的爱恋和为妻子着想“无所不至”的一片真情。这种“吾至爱汝”的夫妻之情外,至诚美好令人感到;但更令人感动的是,“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的献身精神及由此而阐述的道理。林觉民为造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