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膳食营养因素与冠心病的关系5)蛋白质。适量动物性和植物性蛋白质,尤其是大豆蛋白,对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预防作用。6)抗氧化营养成分。维生素E、硒、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叶酸,有利于维护心血管的正常功能和结构。第52页,共9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冠心病的膳食营养防治①禁烟酒。②能量。能量摄入要达到并维持理想体重或适宜体重,防止超重和肥胖。③脂肪。减少脂肪的摄入,脂肪占总能量的25%以下。限制饱和脂肪酸,适当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每日胆固醇摄入量限制在300mg以下,少食烹调油、肥肉是减少脂肪摄入量的主要措施。第53页,共9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冠心病的膳食营养防治④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0%。主食除米面外,鼓励多吃各类杂粮,限制蔗糖和果糖的摄入。⑤蛋白质。摄入适量的蛋白质,约占总能量的15%。适当增加食用大豆及制品的频率。⑥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量,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膳食纤维每日摄入25~30g为宜。⑦少吃多餐,细嚼慢咽,防止加重心脏负担。⑧防止情绪波动。第54页,共9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脑卒中(Stroke)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指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卒中第55页,共9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特点为突然昏倒、意识不清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偏瘫、智力障碍等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第56页,共9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危险因素1)高血压。高血压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无论是收缩压或舒张压的增高均可增加脑出血或脑梗塞的危险性2)冠心病3)糖尿病。糖尿病是脑卒中的肯定危险因素4)血脂异常。特别是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增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都是危险因素5)吸烟6)饮酒第57页,共9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营养防治1)大力宣传心脑血管疾病的两级预防,尤其重视一级预防2)合理膳食,防治超重和肥胖3)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脂血症4)对高危人群和家庭重点宣传和指导,建立膳食营养监测档案,帮助制定饮食营养防治计划,定期随访第58页,共9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糖尿病的膳食营养防治第59页,共9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的代谢性疾病,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临床表现:因长期高血糖、糖尿,患者可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疲乏消瘦(三多一少)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酸碱平衡失调,酮症酸中毒甚至昏迷。糖尿病早期多无症状,中晚期常合并心血管、肾脏、眼部及神经病变,外科常合并化脓性感染、坏疽及术后创面长期不愈合等。但早期多无症状。第60页,共9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糖尿病、糖耐量减退和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的诊断标准项目静脉血糖空腹(mmol/L)(口服葡萄糖75g)餐后2h(mmol/L)正常人6.17.8糖尿病人≥7.0≥11.1(或随机血糖)糖耐量减退(IGT)7.07.8~11.1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6.1~7.07.8第61页,共9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糖尿病的病因(1)遗传因素Ⅰ型和Ⅱ型糖尿病均有遗传性,Ⅱ型更强,中国人属于Ⅱ型糖尿病的易患人群。(2)肥胖80%的糖尿病患者有肥胖的病史,我国调查资料显示,超重者糖尿病患病率是非肥胖者的5倍。超重和肥胖者均有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3)年龄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升高快。第62页,共9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糖尿病的病因(4)不合理的饮食结构高能量、高脂肪、低膳食纤维饮食不仅是肥胖和高脂血症的饮食营养原因,这样的饮食习惯还会引起胰岛素抵抗。(5)吸烟长期大量吸烟易发生血红蛋白糖化,同样的体重指数,吸烟者内脏脂肪量、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均高于不吸烟者。(6)运动减少体力活动减少是肥胖发病的原因,也是发生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重要因素。第63页,共9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Ⅰ型糖尿病:本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起病较急,病情较重,“三多”、“一少”症状明显,因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已经彻底损坏,在胰岛素绝对缺乏的情况下,就会引起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