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01;01;01;01;01;01;01;01;01;02;例;例;例;注意点:
(一)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不可简单对应
第一人称:有限视角
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或有限视角,或全知、有限视角相互转化
(二)叙述视角并不是唯一的,可多个叙述视角交织转换(故事套故事;听他人讲故事)人称视角交叉叙述的方法,可以扬长补短,使叙述的对象得到全方位、立体化的表现。
如余华《活着》
我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时候,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那一年的整个夏天,我如同一只乱飞的麻雀,游荡在知了和阳光充斥的农村。
……
这位老人后来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盛的树下,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
四十多年前,我爹常在这里走来走去,他穿着一身黑颜色的绸衣,总是把双手背在身后,他出门时常对我娘说:“我到自己的地上去走走。”
我爹走在自己的田产上,干活的佃户见了,都要双手握住锄头恭敬地叫一声:“老爷。”
;文中叙述视角有什么特点?效果如何?;一天黄昏,我又去看他们,他们却搬走了,遇见一个村干部,他和我说起了那个伙计,他说:
“那才算个战士!反‘扫荡’开始了,我们的队伍已经准备在附近作战,我派了人去抬他们,因为他们不能上山过岭。那个伙计不走,他对去抬他的民兵们说:你们不配合子弟兵作战吗?民兵们说:配合呀!他大声喊:好!那你们抬我到山头上去吧,我要指挥你们!民兵们都劝他,他说不能因为抬一个残废的人耽误几个有战斗力的,他对民兵们讲:你们不知道我吗?我可以指挥你们!我可以打枪,也可以扔手榴弹,我只是不会跑罢了。民兵们拗他不过,就真的带好一切武器,把他抬到敌人过路的山头上去。你看,结果就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
临别他说:
“你要找他们,到城南庄去吧,他们的肉铺比以前红火多了!”
——《战士》孙犁;“战士”故事的讲述者最后变为“村干部”,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03;03;类别;03;04;04;04;05;05;05;05;05;05;05;06;06;06;【注意审题】
1、单独提问:指定答题方向,就叙述中某个特点,分析其效果或作用。
(1)小说采用的是什么叙述视角(或人称)?有什么效果?
(2)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3)作品以对话形式讲述六指猴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5)本文开头两段不避其繁,结尾两段不避其简,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题型标志:基本上都会出现叙述特点方面的相关术语。
2、综合提问:要考虑所有的叙述技巧,分析其效果或作用。
(1)小说在谋篇布局方面很有特点,请简要说明。
(2)作品是如何叙述……故事的?请结合文本分析。
(3)本文在构思上别具特色,请赏析。
题型标志:题干有“叙述”“构思”“布局”“结尾”等字样。无论是单独设题还是综合设题,题干均要求分析叙事特点及其艺术效果。;【回扣教材】
《祝福》在叙述上有何特点?
(1)以第一人称“我”的所见所闻所感讲述故事,既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性,同时这个线索人物使得情节紧凑;
(2)采取了倒叙的手法。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使读者寄予探求事情的原委,有一定的吸引力;
(3)首尾呼应。开头和结尾都有对祝福情景的描写,这种描写前后照应,与祥林嫂悲惨的死形成对比,深化了文章主题。
(4)对比。祥林嫂在年底祈福的热闹祝福声中悲惨死去,祝福与死亡、热闹与冷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文章主题。;例文展示
小说在谋篇布局方面很有特点,请简要说明。
《水底的微光》答案:
①运用插叙手法,插入主人公读书、讨薪等内容,交代事件的起因、人物的遭际(使情节的发生发展更合理)。
②现实与回忆交织,把主人公在泳池里真实的感受与对故乡、大海、社区图书馆的回忆巧妙融合(巧妙推进故事情节,有利于展现人物心理,突出人物形象)。
③时空集中,故事发生在“泳池”这一地点,“他”准备轻生到被工友救起这一时间段(情节紧凑)。
④前后照应,如开头结尾都有对浅水区孩子们的描述,之前只能听见他们的说笑,后来看到了他们“明亮的面孔”。;叙述的频率——重复与变化
重复:强调和突出某种特殊的意义
重复中的变化:推进故事、塑造人物、表现主题重复,甚至多次重复
《三国演义》如三让徐州、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九伐中原;
《牲畜林》朱阿一次又一次举枪,旁人一次有一次的劝《活着》一次又一次的苦难;
《桥边的老人》一次又一次说动物;
《祝福》阿毛的故事:我真傻真的;
《老人与海》中鲨鱼的五次进攻重复中的变化:
鲨鱼的数量越来越多,老人的工具越来越简陋,体力越来越衰弱,大马林鱼被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