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7.《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硕、允”等8个生字,会写“硕、允”等11个字,正确读写“柔嫩、丰硕”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想象画面,从超常的人物与离奇的情节中感受童话故事的神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画面,感受童话的神奇。
教学难点: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解题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都读了哪些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这个我也喜欢)、《灰姑娘》、《安徒生童话故事》)同学们了解得真多)
二、学习字词,析词趣
师:孩子们,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呀,就是一篇童话,(板书:童话)故事的名字是《巨人的花园》。生(齐):《巨人的花园》。
师:写课题(板书课题)。
师:这是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作品,来,读读课题。生(齐):《巨人的花园》。
师:这个课题真有意思,一读就知道是篇童话,从哪知道的呢?(巨人)
师:说说理由。生1: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巨人。
师:想象过吗?巨人什么样。生1:巨人很高大,比一般人高大。
师:有我这么高吗?生1:比你高得多。
师:看,老师把巨人请来了,和他身边的孩子比一比。(非常高大)
师:太超常了,童话中的人物呀,事物呀,就是这样的神奇(板书:神奇)
师:《巨人的花园》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走进花园去瞧瞧,来,自由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童话的神奇,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自由读吧。
师:都读完了,来,看大屏幕,这些呀,都是我们本课的词语,自己试着轻轻地读一读,特别注意这其中的红色的生字,再想一想,这三组词语,在课文中,分别描写了什么?自由读。
师:来,看看第一组词语,这组词语中出现了三个生字,谁来?
师:这组词语在课文中描写的是谁呀,你来告诉大家。生:描写的是巨人。
师:大家认为呢?哦。都和巨人有关,咱们一块来读。生(齐):叱责……
师:第二组。告诉大家,这组词语在课文中描写的是?生2:巨人的花园。
师:哦,都是描写花园的词,这四个词语呀,都各有一个画面,能不能通过我们的读来表现表现。(出示画面)
生(齐):能。果子丰硕白雪覆盖北风呼啸一片凄凉
师:啊,我听出了不同,再看,第三组词语,在课文中,又描写的是谁呢?
生3:是孩子们。
师:都和孩子有关呀,那咱们带上表情,有滋有味地来读,充满泪水,读。
生(齐):充满泪水搂住巨人亲吻脸颊尽情玩耍
聚焦神奇,品读语言
师:词语学得不错,我们再来默读课文第7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把你觉得神奇的地方画上横线,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让你觉得非常神奇?找出相关的句子,摘抄下来,并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这个我们留着下节继续。
四、初识人物,感文趣
师:我们再来看看,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呀。生(齐):巨人。
师:哦,那巨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啊。
生1、巨人给我留下了冷酷的印象。师:从哪读出来的,快快告诉大家。
生1:因为巨人突然回来了,他见到孩子师:咱们简要的说。
生1: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师:这是巨人在……。
生1:这是巨人回到花园后,想要把孩子们赶出花园的。
师:对,这是你的感受。来,你也来说。
生2:巨人给我留下了,知错就改的印象,这是怎么回事情,师:咱们不读书上的句子,简要地跟大家说说。生2:一开始巨人把孩子们赶走,然后明白了又孩子们的地方就有花园,最后和孩子们一起在花园里玩。
师:听见了吗?她用上了一开始,然后,最后这样一些词语,一下子把故事大意都说清楚了,看来呀抓住主人公的形象是了解童话内容的一个好方法。
师:同一个巨人,有的同学读出了冷酷,有的孩子读出了他的知错就改,这些都初读课文,巨人给我们留下的印象,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巨人,我们还得细细地读读这个童话,好,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这篇童话故事。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读”,通过多种形式、循序渐进的零距离读,体验语言文字所渗透的情感,从而使感悟更深刻、更高效、更有价值,使学生进入童话的意境,引领孩子欣赏童话语言的魅力,特别是“设疑导思,理解课文”部分,我抓住文本的重点句,以点带面,辐射全篇,引导学生在默读思考中品味语言,在想象画面中感受形象,这样,领悟寓意也就显得水到渠成。
如,在教学巨人的三次斥责时态度的凶恶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辩论赛培训PPT课件.pptx
- 2025年天津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答案-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docx VIP
- 一起非法运输烟花爆竹药料爆炸事故-事故案例-案例分析-爆炸事故.docx
- 11-《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电子版.pdf
- 新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15太阳系(动画版).pptx
- Haier海尔241升风冷定频两门冰箱 BCD-241WDCV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小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docx
- 【高考生物】备战2025年高考易错题(新高考专用)易错点14 群落常见的“四个”理解误区(原卷版).docx
- 党风培训ppt课件.pptx VIP
- 领湃科技:衡阳弘新建设厂房和附属设施设备、机器设备租金价值资产评估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