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PPT课件 第十六章 骨关节与肢体畸形.pptx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PPT课件 第十六章 骨关节与肢体畸形.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六章骨关节与肢体畸形

第一节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第二节脊柱侧凸目录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01

第一节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1)遗传因素: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血缘亲属中患有此病者占20%~30%,直系亲属为3%~4%,且女孩多于男孩。(2)原发性髋臼发育不良及关节囊、韧带松弛: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主要发病因素。(3)机械性因素:胎儿在子宫内由于胎位异常或承受不正常机械性压力,可能改变甚至破坏了髋关节正常解剖关系,继而发生髋关节脱位。一、病因病理

第一节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Ⅰ型指股骨头移位距离小于股骨头高度的50%,即小于骨盆高度的10%;Ⅱ型指股骨头移位距离在股骨头高度的50%~75%,即骨盆高度的10%~15%;Ⅲ型指股骨头移位距离在股骨头高度的75%~100%,即骨盆高度的15%~20%;Ⅳ型指股骨头移位距离超过股骨头高度的100%,即超过骨盆高度的20%。一、病因病理

第一节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1.临床表现新生儿和婴儿期常因母亲发现患儿肢体活动不正常而就诊,可见大阴唇不对称,会阴部增宽,患侧臀部、大腿内侧及腘窝部皮肤皱褶增多、加深或双侧不对称。有时牵动患肢时有弹响声或弹跳感。幼儿期出现双下肢不对称,站立时臀部高耸,腰部前凸更为明显;患肢短缩,跛行,双侧脱位者出现典型摇摆步态,即所谓的“鸭步”。患髋多无疼痛,髋关节活动多不受限,内收肌严重挛缩者可有外展受限。二、诊断

第一节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2.诊断要点(1)病史:对新生儿髋关节脱位的诊断除了注意上述临床症状外,还应注意了解患儿产次、胎位、出生地、家族史等。(2)症状与体征:单侧脱位患儿早期可以有臀纹、大腿纹不对称,但特异性不强。一侧髋关节内收。双侧脱位患儿会阴部变宽;单侧脱位患儿有下肢不等长,行走期双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有跛行步态,鸭步。奥特拉尼(Ortolani)征、巴洛(Barlow)征、蛙式外展试验、艾利斯征(Allis征)、屈德伦堡征、望远镜征等阳性。(3)辅助检查:X线;CT;超声二、诊断

第一节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3.鉴别诊断(1)病理性髋关节脱位:这是髋关节细菌感染导致的后遗症,一般孩子先有发热、下肢不活动的情况,一段时间后X线片可发现髋关节脱位、股骨头骨骺缺如或变形。需要手术治疗。(2)麻痹性髋关节脱位:是一种小儿麻痹后遗症。曾有发热史,患肢肌肉萎缩及畸形、瘫痪,因髋关节周围肌肉麻痹萎缩而引起髋关节脱位。一般多为半脱位。二、诊断

第一节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3)痉挛性髋关节脱位:多为早产、窒息或出生后脑病引起,有半身瘫痪或截瘫,运动发育落后。多为半脱位,可逐渐发展为全脱位。(4)先天性髋关节内翻:这是一种先天性骨骼发育不良导致的疾病,患儿也可表现为跛行、外展试验阳性。但X片有其特征性改变,股骨颈干角变小,股骨头下有三角形碎片。(5多发性关节挛缩症合并髋关节脱位: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是因肌肉、关节囊及韧带纤维化,引起以全身多个关节僵直为特征的综合征。这类病人除了髋关节脱位外,还可能合并膝关节脱位、马蹄内翻足、腕关节屈曲挛缩等畸形。二、诊断

第一节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三、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要根据不同年龄,采用不同的方法。总的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治疗方法简单,患儿痛苦小,效果好,并发症少。(1)6个月以内:应用简单的柔软支架如外展尿枕,连衣挽具(PavlikHarness)保持双髋关节屈曲、外展位置,6~8周即可能治愈。连衣挽具是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这些支具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既能保持髋关节屈曲外展位置,又允许髋关节有一定活动范围。这样,既有利于髋关节发育又能降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

第一节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2)6个月至18个月:该年龄组的病理特点为脱位已为持续性,软组织挛缩明显,难以通过支具自然复位。治疗包括术前牵引、内收肌切断术、闭合复位,若闭合复位失败,应切开复位。(3)18个月至3岁:随着年龄增大、体重增加、髋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进一步加重,仅少数患儿仍可闭合复位,切开复位是这一年龄阶段主要的治疗方法,同时对存在的髋关节发育不良,应结合股骨截骨术、骨盆截骨术加以矫正。三、治疗

第一节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4)3~8岁:此年龄组患者其髋臼及股骨头显著变形,关节周围软组织也发生适应性短缩,已不能闭合复位,需要进行切开复位。复位困难者需同时进行股骨短缩截骨,并外旋股骨远端以矫正过大的前倾角。(5)8岁以上:大于8岁的患者,即使通过手术达到复位及髋关节相对稳定,但远期骨性关节炎难以避免。虽然如此,对单侧脱位者12岁以前也应尽可能考虑通过前述措施予以治疗,待成年以后如出现显著疼痛及活动障碍,再进一步治疗。

第一节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四、预防与康复本病早期诊

文档评论(0)

youmeu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执业医师持证人

文档随时下架,尽快下载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2月2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执业医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