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自动控制实验三.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动掌握原理

实验报告

试验三掌握系统串联校正

试验三掌握系统串联校正

一、试验目的

了解和把握串联校正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争论串联校正环节对系统稳定性及过渡过程的影响。

二、试验内容

单位负反响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

(s)?

0

4 ,进展半实物实时仿真,

s(s?1)

争论其时域性能,同时从频域分析系统稳定性。

针对以上系统,设计串联超前校正装置G

C

(s),使系统的相稳定裕度

??45?,并进展半实物实时仿真验证,争论其时域性能,同时从频域分析系统稳定性。

针对以上系统,设计串联滞后校正装置G

C

,使系统的相稳定裕度

??45?,并进展半实物实时仿真验证,争论其时域性能,同时从频域分析系统稳定性。

三、试验原理

系统构造图如图3-1所示。

其中G

C

图3-1系统构造图

(s)为校正环节,可放置在系统模型中来实现,也可使用模拟电路的

方式由模拟机实现。2.系统模拟电路图如图3-2所示。

未加校正时,G

C

图3-2模拟运算电路图

(s)?1。

加串联超前校正时,G

C

加串联滞后校正时,G

C

四、试验设备

(s)?

?

aTs?1(a?1)。Ts?1

bTs?1(0?b?1)。Ts?1

数字计算机

电子模拟机

万用表

测试导线

五、试验步骤

生疏HHMN-1型电子模拟机的使用方法,将各运算放大器接成比例器,通电调零。断开电源,依据图3-2线路图搭接线路,电阻和电容的取值参数如图中所示。

慎重连接输入、输出端口,将D/A1与系统输入端U连接,将A/D1与

i

系统输出端U

o

连接。

在WindowsXP桌面用鼠标双击“MATLAB”图标后进入,在命令行键入

“autolab”进入试验软件系统。

在系统菜单中选择试验工程,选择“试验三”,在窗口左侧选择“试验模型”,选择“试验模型”后将翻开一个试验模型界面,可进展仿真和试验。在工具栏中选择“Normal”方式,点击运行可进展理论仿真;选择“External”方式,可进展外部电路实时仿真。在进展外部电路实时仿真时,首先选择“Incrementalbuild”图标进展编译,然后选择“ConnectToTarget”图标连接目标,最终选择“Startreal-timecode”执行。

分别完成不加校正、参加超前校正、参加滞后校正的试验。在系统模型

上的“ManualSwitch”处可设置系统是否参加校正环节,在“G

C

置校正环节的传递函数。

(s)”处可设

利用“Matlab”绘制不加校正、参加超前校正、参加滞后校正时系统的波特图并计算截止频率与稳定裕度。

六、试验结果

设计超前校正装置和滞后校正装置

设计超前校正装置

首先求原系统的截止频率?

C

和相角裕度?。当???

C

时,有

?C?C2?1G?

?

C

?

C

2?1

解得?

C

?1.88rad/s,则相角裕度为

??180???G?180??(90??arctan?

C

)?28?

设超前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

C

则最大超前角为

(s)?

aTs?1(a?1)Ts?1

? ?45??28??(5?~10?)?24.75?

m

?a?1?sin24.75??2.441?sin24.75?

?10lga?10lg2.44?3.874dB

所以在原系统的波特图上查找到-3.874dB所对应的频率值

?1C?1C2?120lgG?

?

1C

?

1C

2?1

??3.874dB

?? ?2.40rad/s

1C

这就是校正后的截止频率,同时也是串联超前校正的最大超前角频率

??

m

?a?T?

?

a

m

?? ?2.40rad/s

1C

12.40? 2.44?

1

2.40? 2.44

因此,超前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

G(s)?

aTs?1?2.44?0.26s?1?0.63s?1

C

设计滞后校正装置

Ts?1 0.26s?1 0.26s?1

。由〔1〕计算得知原系统的截止频率? ?1.88rad/s和相角裕度??28?

C

设滞后校正环节为

G(s)?

C

bTs?1

Ts?1(0?b?1)

经过滞后校正,系统的相角延迟,需要进展补偿才能得到校正环节。为保证有足够的相角裕度,这里补偿20度,则

? ??(?

C C

)?20??65?

在原系统上求出相角裕度所对应的截止

文档评论(0)

写作定制、方案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地铁、铁路、市政领域安全管理资料的定制、修改及润色,本人已有7年专业领域工作经验,可承接安全方案、安全培训、安全交底、贯标外审、公路一级达标审核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资料编制等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认证主体天津析木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天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GNL0R9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