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长春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2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革命岁月

1-1井冈翠竹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资料,了解

全诗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体会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诵读诗

歌,背诵二、五、八自然段,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来体味诗歌的韵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并学

习作者表达、抒发情感的方法。领会延安精神,懂得继承和发扬

二次备课

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方法: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学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走近作者:组织交流作者的资料。(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学生练习并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三、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重点词语。

四、整体感受。

1.读了课题,你读出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2.朗读课文,看看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五、学习竹之风采(2自然段)

竹子具有怎样风采呢?找相关的词语,它们有什么特点?

作者由这些词语联想到什么?

想想写作顺序、修辞方法以及作用各是什么。

六、布置作业:写生字;熟读课文;

查找有关竹子的文章。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为什么说“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

找中心句。为什么说“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

二、学习竹之功绩(5-12自然段)

竹子的革命功绩表现在哪些方面?按什么样顺序写呢?

保卫第一个红色政权时期一一

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从哪三个方面来写?如何表现?

(5自然段)写竹的用途。(6

自然段)军民情谊深厚。

二次备课

(7自然段)写出井冈山人民对中国革命的无私的贡献及其精神对中国革命深远的影响。

北上抗日时期一—

(8、9自然段)赞扬了竹子尤其井

冈人民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作者明写竹是“用具“武器”,暗写什么?

明写竹子不低头,不弯腰,暗写什么?(双关)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10—12自然段)

(一)写开发竹林(二)写修竹滑道(三)写走上征途

分别用哪些词句体现“继承“艰苦“贡献?

三、课文是不是单纯写竹?写什么人?怎么写?

四、为什么要借井冈翠竹而不借别的事物写人?

五、作业:背诵二、五、八自然段。第三课时

一、复习生字、生词。

二、整理课后习题。

三、学生读全文,思考本文在写作方面有什么特点?

四、出示有关赞颂竹子的文章,请学生欣赏。

五、配题:

1.正音字:井冈山(gāng)显露(lù)血雨腥风(xuè)

2.区别字:粮()锁()稠

()撼()

粱()索()绸

()憾()

3.近义词:结实——牢固忘怀—

—忘记

反义词:密密麻麻——星星点点4.解词:

魂飞魄散:吓得连魂魄都离开人体

飞散了。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

血雨腥风: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板书设计:

革命战争年代

青翠挺拔

井冈翠竹北上抗日时期

从不改色

社会主义建设

永不低头

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

二次备课

课后小结:

1-2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资料,了解全诗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延安精

神,懂得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掌握诗的节奏和韵律,了解诗中有代表性事物的含义。

教学难点:懂得作者追寻的是什么。教学准备:收集一些有关延安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读中感悟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插图,导入新课。

1.出示插图,你知道图上画的是哪

里?

2.图上都画了哪些景物?3.简介延安。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1.学习第一节。

(1)自由读,找出2个比喻句,分别说出把什么比作什么?

(2)再品读,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3)指导朗读。2.学习第二节。

(1)本节写了延安的哪几个地方?

(2)讨论:诗人追寻延河、枣园、南

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

二次备课

是在追寻什么?(伟大的延安精神)

(3)指导朗读。

3.学习第三、四节。

(1)自由读第三、四节,哪些语句看出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

(2)谈谈你对“我们毫不犹豫地丢掉

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掉宝塔山的顶天立地的脊梁的理解。

(3)找出两节中表达同样意思的词

句,用上述方法,自学并讨论理解。

(4)有感情地读这两句。4.学习第五、六节。

(1)思考:如果丢掉延安精神会怎样?

(2)讨论:我们到底要怎样追回延安精神?

文档评论(0)

177****52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