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5北京高三一模语文汇编
文言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2025北京东城高三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愚读《史记·商君列传》,观其改法定令,变更秦国之风俗,诛秦民之议令者以数千人,而后法令大行,未尝不壮其勇而有决也。嗟夫,世俗之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终。使天下之人各陈其所知,而守其所学,以议天子之事,则事将有格而不得成者。
然及观三代之书,至其将有以矫拂世俗之际,则其所以告谕天下者,常丁宁激切亹亹而不倦,务使天下尽知其君之心,而又从而折其不服之意,使天下皆信以为如此,而后从事。其言回曲宛转,譬如平人自相议论而诘其是非者。愚始读而疑之,以为近于濡滞迂远而无决。然其使天下乐从,而无黾勉不得已之意;其事既发,而无纷纭异同之论。此则王者之意也。故常以为当尧舜之时,其君臣相得之心,欢乐而无间,虽其有所相是非论辨,以求曲直之当,亦无足怪者。及至汤武征伐之际,周旋反覆,自述其用兵之意,以明晓天下,此又其势然也。惟其天下既安,君民之势阔远而不同,天子有所欲为,而其匹夫匹妇私有异论于天下,龃龉其上之画策,令之而莫肯听。当此之时,刑驱而势胁之,天下夫谁敢不听从?而其上之人,优游而徐譬之,使之信之而后从。此非王者之心,谁能处而待之而不倦欤?盖盘庚之迁,天下皆咨嗟而不悦。盘庚为之称其先王盛德明圣,而犹五迁,以至于今,今不承于古,恐天之断弃汝命。既又恐其不从也,则又曰:“汝罔暨余同心,我先后将降汝罪疾,乃祖先父亦将告我高后曰:‘作大戮于朕孙。’”盖其所以开其不悟之心,而谕之以其所以当然者,如此其详也。
若夫商君则不然,以为要使汝获其利,而何恤乎吾之所为,故无所求于众人之论,而亦无以告谕于天下,然其事亦终于有成。是以后世之论,以为三代之治柔懦不决,然此乃王霸之所以为异者也。夫三代之君,惟不忍鄙其民而欺之,故天下有故,而其议及于百姓,以观其意之所向,及其不可听,则又反覆而谕之,以穷极其说而服其不然之心,是以其民亲而爱之。呜呼,此王霸之所为不同也哉!
(取材于苏辙《栾城集》)
1.下列对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俗之不可与虑始????????????虑:担忧
B.将有以矫拂世俗????????????????矫拂:矫正
C.譬如平人平人:普通人
D.故天下有故故:变故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未尝不壮其勇而有决也??????????????????????令之而莫肯听
B.则其所以告谕天下者?????????????????????????而谕之以其所以当然者
C.此则王者之意也????????????????????????????则又反覆而谕之
D.匹夫匹妇私有异论于天下????????????????????故无所求于众人之论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事将有格而不得成者。
事情将有受阻而不能成功的情况。
B.龃龉其上之画策。
反对国家的政策。
C.汝罔暨余同心。
你们不与我同心。。
D.惟不忍鄙其民而欺之。
因为不忍心愚弄百姓并欺骗他们。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尧舜时期,君臣之间虽然不乏争论,但彼此的关系仍然亲密和谐。
B.汤武在征伐前反复申明理由,是特定形势下赢得民心的有效做法。
C.盘庚用警告的方式逼迫百姓接受迁都,这与商鞅的做法如出一辙。
D.后世之人以为三代君王治理国家缺乏决断,作者也曾经这样认为。
5.请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述作者对商鞅做法的认识过程。
(2025北京西城高三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
季子三以国让[1]而《春秋》褒之,余有惑焉。夫国之大经,实在择嗣。王者慎德之不逮,故以贤则废年,以义则废卜,以君命则废礼。季子之让,是徇名也。且使争端兴于上替,祸机作于内室。遂错命于子光[2],覆师于夫差,二代而吴灭。以季子之闳达博物,慕义无穷,向使当寿梦之眷命,接馀昧之绝统,必能光启周道,以霸荆蛮。则大业用康,多难不作。
呜呼!全身不顾其业,专让不夺其志,所去者忠,所存者节,善自牧矣,谓先君何?与其观变周乐,曷若以萧墙为心,社稷是恤。则独守纯白,是洁己而遗国也。吴之覆亡,君实阶祸。
(取材于唐·独孤及《吴季子札论》)
(二)
以季札之明且智,岂不知吴国以季子则存,以诸樊则亡?岂不知能保其先人之国则为孝,覆绝其先人之祀则为不孝?盖以谓父与子,天下之大亲也;兄与弟,天下之大伦也。周室既衰,诸侯篡夺,弟杀其兄,子弑其父,无国无之。且大惧后世不知有父子之亲、兄弟之爱,皆以谓子得以篡其父,弟得以夺其兄,则亲爱灭矣。噫!季札非苟让也,存万代父子兄弟之亲也。且非季札,则后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