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福建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考试练习题.docxVIP

福建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考试练习题.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考试练习题

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笨拙(zhuō)教诲(huǐ)附和(hè)

B.歼灭(jiān)琴弦(xián)解剖(pōu)

C.畸形(qí)联袂(mèi)惬意(qiè)

D.字帖(tiě)炽热(chì)惩罚(chéng)

答案:B

解析:A项中“教诲”的“诲”应读“huì”;C项中“畸形”的“畸”应读“jī”;D项中“字帖”的“帖”应读“tiè”。所以选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静谧鞠躬尽瘁妇孺皆知

B.懊悔锋芒必露一拍即合

C.撺掇杂乱无张参差不齐

D.屏嶂鞠躬尽瘁参差不齐

答案:A

解析:B项“锋芒必露”应为“锋芒毕露”;C项“杂乱无张”应为“杂乱无章”;D项“屏嶂”应为“屏障”。所以选A。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

B.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C.“不行,”程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不行。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

D.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答案:B

解析:A项中“三、四十岁”表示约数,中间的顿号应去掉;C项中“程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D项句末的感叹号应放在引号内。所以选B。

填空题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也称“______”,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答案:诗三百

解析:《诗经》最初称《诗》,由于孔子曾以它为教导学生的教材,汉代学者因之奉为经典,遂称为《诗经》,因为共有305篇,所以也称“诗三百”。

2.唐代诗人______的诗歌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人们称他为“诗仙”。

答案:李白

解析:李白的诗歌常常运用想象、夸张、比喻等手法抒情,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其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被后人誉为“诗仙”。

3.“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是鲁迅《自嘲》中的诗句,表现了他对敌人的愤恨和对人民的关爱。

答案:俯首甘为孺子牛

解析:这句诗形象地写出了鲁迅对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心像牛一样俯首听命,充分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伟大人格。

判断题

1.“桃花潭水深千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错误

解析:“桃花潭水深千尺”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用“深千尺”夸张地写出了桃花潭水的深度,而不是比喻。

2.《草船借箭》出自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书中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生性多疑的曹操等。()

答案:正确

解析:《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情节,在这个故事中充分展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曹操的生性多疑等人物特点。

3.“我断定他可能生病了”这句话没有语病。()

答案:错误

解析:“断定”表示肯定的判断,“可能”表示不确定,二者相互矛盾,所以这句话有语病。

解答题

1.请简要分析《匆匆》这篇散文的主题思想。

答案:《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其主题思想主要围绕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生命短暂的珍惜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文章开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悄然流逝,如洗手时、吃饭时、默默时等,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时间的无声无息和一去不复返,从而引发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作者通过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珍惜之情。他意识到时间在不经意间就从自己身边溜走,而自己却没有做出太多有意义的事情,因此感到深深的自责和惋惜。

同时,文章也蕴含着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作者在感叹时间流逝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更多有价值的事情,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奋发努力,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

2.请设计一个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以古诗《秋思》为例。

答案:

活动主题:走进《秋思》,感受借景抒情之美

活动目标:让学生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并体会其在古诗中的运用效果。

活动过程:

导入(5分钟):展示一些描绘秋天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画面中的景色,说说这些景色给他们带来的感受,从而引出古诗中常常会通过描写景色来抒发情感的写作手法——借景抒情。

初读古诗(8分钟):学生自由朗读《秋思》,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节奏和韵律。然后全班齐读,整体感知古诗内容。

理解诗意(12分钟):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翻译诗句,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文档评论(0)

乐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乐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