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金匮要略复习重点1.pdf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匮要略

一、绪论

1、金匮要略的性质与沿革:

被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

宋朝王洙发现《金匮玉涵要略方》。宋神宗时期,林亿校订。

2、金匮要略的基本的内容与编写体例

原文398条,40多种疾病,205方(5方只有方名:杏子汤、黄连粉、藜芦甘草汤、附子汤、胶姜

汤),用药155

3、金匮要略的主要学术成就与贡献

A、首创以病为纲、病症结合、辨证论治的杂病诊疗体系

①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脏腑经络学说为基本论点。

②据脉论理:诊脉部位除寸口外,兼及趺阳、少阴、少阳

③紧扣病机施治

④倡导治未病

⑤治病求本,重视人体正气

⑥祛邪注意因势利导

B、创制配伍严谨,创制了用药精当的经方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治则与预防

1)治未病

未病先防:【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

有病早治:【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

既病防变:【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2)虚实异治、表里分缓急

【问曰,病有急当救表救里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

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3)新久有先后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4)攻邪当随其所得

【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第三个原则

(5)根据饮食居处和五脏喜恶护理。

【师曰: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为病。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

热也。】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1、痉病:素体津液不足,又外受风寒,致筋脉失养,以项背强急、口噤,甚则角工反张为特征。

2、湿病的治疗原则:发汗。【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具去也。】

3、寒湿表实:寒湿伤表,营卫不和,麻黄加术汤。

4、风湿兼气虚:风湿在表,卫虚不固,防己黄芪汤。益气除湿,调和营卫。【风湿,脉浮,身重,汗出,

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5、里阳虚:白术附子汤

6、表里阳气俱虚:甘草附子汤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1、百合病:多因伤寒热病后,余热未尽,或情志不遂,郁而化火,导致心肺阴虚内热,临床表现为神志恍

惚不定,口苦,便赤,脉微数。

2、百合病病因病机

特征:口苦、小便赤、脉微数

病机:心肺阴虚内热,百脉不合

2、百合病主方:百合地黄汤。

病机:心肺阴虚内热。

治法:润肺宁心,滋阴清热。

组成:百合、生地黄汁

【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

3、百合病误吐:百合鸡子汤

4、百合病变发热:百合滑石散

5、百合病变渴:【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

6、狐惑病症状主方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

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

内治:甘草泻心汤【蚀于上部则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

【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豆当归散主之】

7、狐惑病临床表现:咽喉及二阴溃烂。治法:清热化湿,安中解毒。

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

1、中风辨证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在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

言,口吐涎。】

2、历节病

病机:肝肾不足,水湿内侵(肝肾);阴血不足,风血相搏;气虚饮酒,汗出当风;胃有蕴热,外感风

湿;过食酸咸,内伤肝肾。

3、历节病证治

【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两条证及方方剂组成

(1)风湿偏胜:桂枝芍药知母汤【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

知母汤主之。】

方药:(麻黄汤、桂枝汤、甘草附子汤加减)

麻黄桂枝、附子、白术防风、知母芍药、生姜、甘草

(2)寒湿偏胜:乌头汤【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方药:麻黄、乌头、芍药甘草、黄芪、蜜

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

1、血痹病成因与轻症辩治

【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

得之。】

病机:因气血不足,感受风邪,血行阻滞。

2、血痹主证主方、方剂组成

温阳行痹,黄芪桂枝五物汤【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

文档评论(0)

暖意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8月1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