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日本侵华的原因;爱国力量;结合教材“东北人民革命军同日军作战”图,思考东北人民革命军是自发的抵抗还是政府组织的抵抗?东北军民的抗战有何意义?;;思维点拨;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多重因素叠加的产物;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多重因素叠加的产物;;;思考点;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最后关头”演说;;;任务二阅读教材第二目“学思之窗”,结合中间政派的抗战主张,联系时代背景,谈谈你的认识。;根据材料一、二,谈谈你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够形成的理解。;答案首先,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华民族逐渐觉醒,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日趋高涨,“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已成为全国人民的普遍诉求,这是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的客观基础;其次,中国共产党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进行了不懈努力,特别是作出了巨大的让步;再次,西安事变和七七事变激化了英美与日本的矛盾,迫使蒋介石的政策发生转变;最后,国内国际的支持,包括中间力量的推动也是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重要因素。;;;日军在侵略中国期间,犯下了累累罪行。阅读教材第三目内容,整理日军在中国的暴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语录;松井石根:日本陆军大将、南京大屠杀主谋者、甲级战犯。1937年,时任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的他,带着凶残的日军攻陷了南京,并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1948年12月23日零时,松井石根在东京巢鸭刑务所被送上绞刑架。;田中军吉: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时任日军第6师团第45联队上尉中队长的田中军吉在南京挥刀斩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从中华门到水西门,据称杀遍南京城,斩首300余。1948年1月28日,田中军吉被绑赴南京雨花台执行枪决。;重庆大轰炸——1940年纪录片;;细菌战;思维点拨;从“史料实证”角度看待日军对华殖民统治的特点及危害;;【史料阅读】南洋华侨抗日统一战线
??着中日矛盾的逐渐激化,南洋华侨民族主义升华为爱国主义,对中国的认同不但是对民族、国家的认同,而且具体表现为对中国政府的认同。日本对南洋的经济扩张直接威胁到华侨的经济利益,也激发了南洋华侨同仇敌忾的情绪,又由于20世纪20年代以来侨教宣传和极力灌输民族主义意识,在中日对抗加剧时,以山东筹赈大会为契机,广大南洋华侨终于聚集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在其领袖陈嘉庚的率领下积极投身于祖国的抗日活动中。——摘编自庄国土《从民族主义到爱国主义;
1911—1941年间南洋华侨对中国认同的变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2024-2025学年度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2024-2025学年度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2024-2025学年度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2024-2025学年度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2024-2025学年度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2024-2025学年度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2024-2025学年度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第18课 辛亥革命-2024-2025学年度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2024-2025学年度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024-2025学年度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