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2024-2025学年度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2024-2025学年度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7、18世纪全世界白银产量的三分之一乃至二分之一流入了中国。大量的白银流转的数字表明,15—18世纪的中国,依然是世界的经济中心。——弗兰克《白银资本》

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学习目标1.通过对多类史料的解读,了解明至清中叶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及原因。2.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史料,理解明末清初思想领域出现新现象的表现、特点和局限性。3.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史料,了解明清时期文艺科技发展的表现、原因、特点,分析其滞后性的因素。

时空坐标玉米、甘薯心学

目录CONTENTS01.艰难转型——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02.启蒙新声——思想领域的变化03.市井口味与西学东渐——文艺科技

明朝苏州一位叫谭晓的人,低价购买大量洼地,雇佣百名乡民劳动,低洼为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鸡、鱼食其粪;四周垒高地按地质种果树、蔬菜,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出卖后,收入是田地生产的三倍。——(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

壹艰难转型——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材料一明代开始大力引进高产或有经济价值的作物,如南洋的番薯、南美洲的玉米、巴西的花生、吕宋(菲律宾)的烟草等。水稻逐渐推广到北方。——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中国近现代史》材料二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农业①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②多种经营兴盛,经济作物种植广泛;③农民兼营副业。商品经济繁荣粮食产量增长基础落实任务一自明朝后期起,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各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依据教材第一目,概括新现象的具体表现。

手工业①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的新经营方式;②清朝继续有所发展。染坊中工作的雇工“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坊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明神宗实录》资本主义的萌芽基础落实任务一自明朝后期起,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各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依据教材第一目,概括新现象的具体表现。

概念阐释手工工场手工工场又称工场手工业。其特点是工人以手工劳动和分工协作为基础,在手工工场主雇佣下进行生产。它是从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过渡的准备阶段。一般认为,它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0000000商业①白银大量流入;②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③商人群体(商帮)形成;④工商业市镇兴起。年代输入白银(万两)1570-157928.51600-1609104.11610-1619103.71630-1639139.8通商贩鬻,北至淮扬,及于山东,南至浙江,及于福建”,估计每年合一千余万匹。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1570-1639年间白银输入量统计表手工业发达的城市,如苏州、杭州是丝织业的中心,景德镇是拥有数十万人的瓷都。商业大城市有三十余个。北方的工商业城市比较少,南方则占了绝大多数。——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基础落实任务一自明朝后期起,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各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依据教材第一目,概括新现象的具体表现。

任务二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小农经济主导地位的强化与传统程朱理学的束缚构成了一种铁三角的关系(如图,双向箭头表示双方的相互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尝试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领域说明小农经济占据压倒性优势的表现。除此以外,还有哪些因素阻碍着明清社会的进步和转型?农民生产自己需要的农副产品;地主和贵族从农民那里剥削的财富主要是自己消费;商人积累的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田产,而不是用来扩大商业经营规模。——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朕(雍正)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大清会典事例》基础落实表现:①农业生产工具及耕作技术等并无实质性突破;②手工业中采用新经营方式整体较少,发展缓慢;③商品经济未能对自然经济形成根本上的冲击。因素:①专制统治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社会进步和转型;②僵化的理学和传统观念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思维点拨明清经济发展但未能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制度因素土地私有制必然导致土地兼并,使得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始终在低水平的状态下运行,很难实现社会经济财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医学电子书,案列评析、合同PDF、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中考、高考复习专题资料、试卷、真题、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