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一语文第九周(教师版).pdfVIP

高一语文第九周(教师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韵周拾”——高一语文第九周

一、初窥门径

1.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为学》)

(2)越国以鄙远(边邑。这里做动词)(《烛之武退秦师》)

(3)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廉颇蔺相如列传》)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训俭示康》)

(5)人贱物亦鄙(不值钱)(《孔雀东南飞》)

【推导提示】“鄙”本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

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辞,如“鄙人”。

2.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过秦论》)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用兵策略,战略)(《过秦论》)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史记》)

(5)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战争,战乱)(《扬州慢》)

【推导提示】“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也

跟兵器、武器有关,由“军事、战争”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

3.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扁鹊见蔡桓公》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不堪)(《捕蛇者说》)

(3)弊病(毛病,缺点)

(4)郑人病之(担心,忧虑)(《左传》)

(5)祸国病民(损害)

(6)今人乃以俭相话病。(批评,责备)(《训俭示康》)

【推导提示】“病”本义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不堪”并为

之“担心、忧虑

4.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观看,观察)(《石钟山记》)

(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精明)(《汉书》)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曹刿论战》)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屈原列传》)

(5)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考察后予以举荐)(《陈情表》)

【推导提示】“察”本义为“观察、仔细观看”,这样便能“看清楚”;“看清楚”便能“了解、理解”事

物,使事物变得“清楚、明白”。

5.朝

(1)朝令夕改(早晨)

(2)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过秦论》)

(3)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君主接受朝见和处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以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或君主的代称)

《战国策》)

(4)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蜀相》)

(5)期年不听朝(朝政)(《吕氏春秋》)

(6)坐南朝北(对、向)

【推导提示】“朝”本义为“早晨”,读zhao;古代臣子在早晨需拜见君主,故有“上朝”之义;由“上朝”而

有“朝廷、朝代”之义。

二、登堂入室

一词多义的特点

例如“成”字,请看下面例句:

①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察今》)

②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③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赤壁之战》)

根据语句的意思,可以确定①句中的“成”意为“现成”,②句中“成”为“形成”,③句中

“成”为“成功”。古汉语多用单音词,而一字兼表的意义又比较多。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据语境补出恰当的

语素,将单音节词语双音节化。把握古汉语的一词多义现象,并不是要我们把词语的多少个义项都背下来,

主要是要了解古汉语字词兼意较多的特点,能利用语境灵活推断,并补出恰切的语素,准确理解作者的意

思。

三、熟能生巧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人主之治国也,莫不有法令赏罚。是故其法令明而赏罚之所立者当,则主尊显而奸不生;其法令逆而

赏罚之所立者不当,则群臣立私而壁塞之,朋党而劫杀之。故《明法》曰:“灭、塞、侵、之所生,从

法之不立也。”

法度者,人主之所以制天下而禁奸邪也,所以牧领海内而奉宗庙也。私意者,所以生乱长奸而害公

..

正也,所以蔽失正而危亡也。故法度行则国治,私意行则国乱。明主虽心之所爱而无功者不赏也,虽心

之所憎而无罪者弗罚也。案法式而验得失,非法度不留意焉。故《明法》曰:“先王之治国也,不淫意

于法之外。”

明主之治国也,案其当宜,行其正理。故其当赏者,群臣不得辞也;其当罚者,群臣不敢避也。夫赏

功诛罪,所以为天下致利除害也。草茅弗去,则害禾谷;盗贼弗诛,则伤良民。夫舍公法而行私惠

文档评论(0)

180****927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