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一语文第七周(教师版).pdfVIP

高一语文第七周(教师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韵拾周”——高一语文第七周

一、初窥门径

(一)夕阳

夕阳(斜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游子、思妇、壮士,思乡怀古

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夕阳多给人以凄凉、沮丧和失落之感。

古代游子思妇们特别善用夕阳来抒发他们的情思。

②夕阳在特定的环境中,会给人以苍茫沉郁之感。故古人也常以夕阳意象塑造辽阔、苍莽的意境”。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③“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罗贯中《三国演义》),夕阳和时序流转有关,故诗人常借夕阳发思古之幽

情。

王安石的《桂枝香》就用“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为现实背景,感喟“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

衰草凝绿”的物是人非。

(二)秋

秋——万物凋零英雄、美人迟暮——英雄、美人

秋——满目苍凉——思乡怀人——游子、思妇

秋——天高云淡——心胸壮阔——壮土、良臣

秋天是一个令人伤感的季节,天气转凉,秋风萧瑟,草木枯黄,万物肃杀,有一种悲凉的氛围,故中国的

古典诗词里便产生了一种延续了数千年的特殊情感—“悲秋情怀”,“秋”也成了古诗中最常见的意象之

一。

①秋天万物凋零,似乎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古人常借秋悲叹英雄迟暮,人生苦短。

②满目苍凉的秋色:秋风、秋月、秋花、秋天的梧桐、雁声乃至夕阳映照下的楼台常常幻起游子思乡闺妇怀

人的情思,故古人常借秋抒发离别之苦、思乡之情。

杜甫的《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③秋天,天高、气爽、云淡,故诗人又常借秋天描写开阔壮观之景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宋)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三)酒

酒——促人亢奋,引人抒怀——富于想象,借酒抒情——豪放洒脱,借酒浇愁

酒能使人精神亢奋,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酒精的刺激可以使一个现实生活中严谨刻板的人冲破理性的藩

篱而进入感性的王国,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诗的境界。同时,酒又能让人袒露真实的情怀。故酒成为诗人的

一种抒情言怀的媒介,诗人常常借酒抒情,借酒言志。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借酒表达强烈深厚的依依惜别之情)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借酒将故国之思、羁旅之愁写得凄苦感

人)

——(宋)李清照《声声慢》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悲中见壮,哀里见豪,借酒抒发出对

人生、自我的热爱和肯定

——(唐)李白《将进酒》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借饮酒表现出将士们豪放豁达的个

性,以及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精神)

——(唐)王翰《凉州词》

二、登堂入室

诗歌五读——看注释

鉴赏古诗词时,有这样的规律:直接关系到理解文本和回答问题而又可能给考生造成障碍的内容,往往会

给出注释,这将给考生以极大的帮助和提示。

如柳宗元的《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

响,山鸟时一喧。倚榴遂至旦,寂寞将何言。”注:本诗写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

宅以西。

鉴赏该诗,如果不结合注释,一般只能理解到作者的孤独寂寞,但这远远不够,如果再结合注释,结合此时作

者的遭遇,就不难深入地体会到作者谪居僻远之地,孤独凄婉,情怀无人理解的愁苦了。

诗歌五读——看表现

手法鉴赏表现手法是鉴赏作品必不可少的环节

如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第一、二句写景,写了色彩丰富的四种景象,运用的主要方法是映衬,其中一个“欲”字,运用拟人

的修辞手法,赋予花朵摇曳多姿的动感特点。同时,这首诗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作者面对如画之景,勾

起了漂泊的伤感,最后一句流露出归心股切的思乡之情。借助对表现手法的鉴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体会诗

的美妙,从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三、熟能生巧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千秋岁引

王安石【1】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2】,庾楼月,宛

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谩留华表语【3】,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

时,酒醒后,思量着

文档评论(0)

180****927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