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三、民为贵
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大多数统治者都把自己看作高高在上的人,把老百姓看作受自己统治的奴仆。正是由于这种思想,老百姓成了受压迫、受剥削的对象。但是在两千多年前,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就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今也是有积极意义的。纵观历史,凡是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的统治者,其统治就会太平,如唐朝的李世民。反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1.注字音
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2.通假字3.释词义
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4.解多义
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5.辨活用
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6.明句式(1)故为渊驱鱼者,獭也判断句(2)祭祀以时介宾短语后置(3)天子能荐人于天介宾短语后置7.积名句(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1.文脉图解
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2.主旨归纳本课所录五则选文均是围绕“民为贵”的思想来展开论述的。在这五则选文中,孟子不仅极力宣传“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民本思想,而且还指明了“得民心”的根本途径,就是施行仁政,用“仁”“义”治天下,用仁义道德教化百姓。
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译文:百姓最为重要,国家为次,君主是最轻的。点评:这句话是孟子民本思想最典型、最明确的体现。孟子强调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施行仁政,为民造福是一个统治者的职责。他应该为百姓提供道德指南和适宜的生活条件,他所倡导的国家政策是轻税赋和保护自然资源,是共享财富而不是弱肉强食,国家要为老弱病残者提供福利。特别是孟子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上天给的,一个君主如果不顾人民的幸福,就会失去上天赐予的统治权,而且理应被赶下台。
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2.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译文:好的政治得到了百姓的财富,好的教化赢得了百姓的心。点评: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欲得天下先得民心,欲得民心先行教化。孟子从他的“仁政”思想出发,强调教育是“行仁政”“得民心”的重要手段。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良好的教育,能够使人民心悦诚服,以改革其心。孟子认为教育可造就开明的统治者。“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要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使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为实现“仁政”的理想服务。
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的是王道思想还是民本思想?参考答案:孟子强调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为民造福是一个统治者的职责,特别是君主应该为人民提供道德指南和适宜的生活条件。孟子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上天给的,一个君主如果不顾人民的幸福,就会失去上天赐予的统治权,而且理应被赶下台。但是一般说来,孟子倡导的这些观点更加受到被统治者而不是统治者的欢迎。因此孟子的建议未被当时的统治者采纳,而这时期他的观点却越来越为儒家学者和大众所欢迎。综上所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的是民本思想。从“民为贵”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是提倡“以民为本”,从“君为轻”可以看出是与王道思想完全相反的观点。
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浅析《民为贵》的说理艺术1.层次井然,曲折有致。“民为贵”一章,先从重到轻:民→社稷→君,得乎丘民→得乎天子→得乎诸侯。后由轻到重:变置诸侯→变置社稷,层次极为分明。“桀、纣失天下”一章先从反面说暴君失天下,分析失天下的原因——失去百姓的支持,更失去了民心。接着又从正面分析得天下之道:不仅要“得其民”,更要“得其心”;而“得其心”的关键是从民所欲、广施仁德,广施仁德,百姓就会归附。进而分析暴君失天下的深层原因——施行暴政,众叛亲离。最后联系现实,指出当今国君如果广施仁德,定能称王天下;反之如果不积累仁德,就一定会身死国灭。文章思路清晰,论证严密,又富有变化。
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2.汪洋恣肆,极其雄辩。孟子一亮出“民为贵”的观点,君王顿时黯然失色;对于“臣弑其君,可乎”的提问,他只拈出“仁”“义”二字,就剥除了国君所把持的特权,使不仁不义的国君陷于可以被人民堂堂正正诛杀的境地;他评论夏桀、商纣两大暴君因为失去民心而失去天下,然后突然直指现实,横扫天下诸侯,认为他们不过是给有德之君驱民的桀、纣之流。孟子的议论真是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单元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离骚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
-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荀子蚜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doc
-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0游褒禅山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x
- 高中语文第6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推荐作品游沙湖苦斋记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散文欣赏.ppt
- 高中语文第4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庖丁解牛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散文欣赏.doc
- 高中语文第3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李凭箜篌引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散文欣赏.doc
- 高中语文的小说课堂常用教学方法.docx
- 高中语文现代文百篇阅读材料教育的偏见.doc
- 高中语文现代文百篇阅读材料回家.doc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